信息爆炸!谈谈如何获取信息 - zmike1993/hello-world GitHub Wiki

作者:苏格拉没有底

我们每天都在接收不同的信息,从我们出生的时候开始。我们接收什么样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拥有对某些事物的认识和观点。由于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很多人却又在信息海洋中随波逐流,如果不自知很可能会成为垃圾信息的收集者,或者纯粹变成别人想法的传声筒,因此有必要写一篇文章谈谈这个很多人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

在一个正常的开放型社会,信息是自由流动的,而很不幸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信息是不完整的,筛选的,甚至是刻意制造的。

有一种我经常听到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中国政府建立信息高墙,就是为了保护哪些没有明辨是非能力的人受外国势力影响。这个观点从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第一:不相信自己的公民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然而政府却相信自己有此能力,为何每个公民就不能相信自己也有此能力呢?第二:屏蔽的消息公民当然无法去辨别是非,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辨别,而我们都不知道,又怎么去监督政府到底有没有按照法律去辨别。所以,最终只会导致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被允许看到的,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有多大比例的消息是看不到的。

另一个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衍生出来了,当政府垄断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的时候,也就掌握了是非的标准,即使我们被允许看到的这些信息还是可靠的吗?我想每一个心中有此疑问的读者都能得出自己的答案。信息环境的情况就是这么的差,而今天笔者也不是来抱怨的,关键是咋整?

第一步:意识先行。

偶尔我和周边的人探讨某个话题有时候惊人地发现,认知差异是如此之大,官方观点影响是如此之广,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很难逃离这种恶劣的信息环境带来的对事物认知上的影响。比如,和老妈通电话,会在形容某人坏的时候拿特朗普做比喻,当然前几年中日关系不好的时候,安倍首相是坏人的代表。又比如,关于武汉肺炎起源的争论,各种阴谋论在朋友圈飘散,完全忘了武汉肺炎爆发及李文亮医生被喝茶封口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是全国人民一起见证,亲身经历的事实,如果有疑问就应该第一时间允许世界卫生组织来中国调查,而不是一年以后再允许进入中国武汉去调查。再比如,马云遭殃的时候,一种资本无情,肆意扩展,互联网该整顿整顿的论调从朋友那里听到了,也是十分的惊讶于政府对民众观点的掌控是多么的强大,好的时候是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示范,不让他好的时候就是自大邪恶,活该整肃的资本家。

意识先行,就是要让自己意识到,如果自己说出来的话是别人想让你说出来的,那是很可悲的事情。显然,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信息环境恶劣对自己生活带来的具体影响,那是因为当政府拥有了让你意识不到问题严重性的能力的时候,你当然会觉得该吃吃,该喝喝,没啥影响。

同样回到关于建墙的辩护观点,当政府拥有了垄断真理的权力的时候,它当然会让你去替它辩护,它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显然这种观念的植入很多人是中招的,我曾经也是一员。

当意识到自己并非自发形成某些观念和看法的时候,摆脱别人的摆布便变得异常重要,而摆脱信息的笼子,拓展认知边界就很急迫了。

第二步:拓展边界。

当楚门意识到自己的世界不对劲的时候,他就开始探索自己世界的边界。在这里我要区分两个边界,即第一个是技术上的边界,第二个是认知上的边界。在人口众多,网络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对很多年轻人来说VPN不是什么新奇的玩意儿,外贸,游戏和各种国际往来都可能有机会突破信息的封锁,但是在技术上的边界拓展并不意味着在认知边界上的拓展,而这个问题在于认知的固化,即我们很可能不再具有容忍不同观点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认知拓展的基础。这和我们前十几年甚至前几十年的观念形成有关。

比如蔡英文是台独分子,但她为台湾人做得不错,于是你跟一个从小爱国主义教育下,时时怀揣有朝一日收复台湾,名留青史的人谈论关于蔡英文有别于官方叙事的事实的时候,他们首先会启动鸡血模式,只问立场,不问是非,说不定对你不坚定统一的含糊立场也要发起攻击,还要你表个态:台湾是不是中国的?于是他们失去了去探讨台湾文化/历史/政治的机会,你还来不及告诉他不同的信息,他自己已经把观念固化了,任何不同于他从小听到的,学到的,新闻报道的观点的观点甚至事实,都是抗拒的。

拓展认知的边界,其中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内在的动力,这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在常年接受的追求和满足标准答案的教育之后,这种内在动力在每个人身上还有多少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小朋友的求知欲要好好保护,而成年人要找回丢失的好奇心,可以不断重新以小朋友的视角去看世界,正在被家里小朋友的十万个为什么轰炸的家长们正好可以借机刷新一下自己习以为常的世界,当我们不再问为什么的时候,离固步自封就不远了。

第三步:更新渠道。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等便携设备的普及,你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遇到抖音里笑得岔气的配音响起,激昂的配音那肯定是外交部发言人的专属,悬疑的配音应该是在讲某段剧情。抖音,微博,微信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墙内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人们在社交软件上看新闻,刷娱乐,了解天下大势。

在人手一部手机的当下,相当于每个人都带着一个接受信息投放的终端,当政府或者社交媒体控制这些信息的投放内容,投放时间,频率的时候,基本就等于控制你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所以,当政府需要外部敌人来同仇敌忾凝聚民心的时候,拍摄抗日神剧就是热门生意,当有人上街开始砸日本车群情激愤政府需要踩刹车的时候,播到一半的抗日神剧就会突然换成其他肥皂剧。电视这种巨幅信息接收机,影响力仍然巨大,但是手机的投放效果和影响要翻好几十倍。所以,举个例子,我老爸是那种打手机接不接都要碰一下运气的人,因为他把手机当座机一样来使用,这里和我老妈在一些基本事实上的判断就形成鲜明对比,至少我爸不会把民选国家领导人当成坏人的标准。所以,有时候你不接收某些信息比你接受某些信息更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判断,因为有太多的垃圾信息,虚假信息,不完整信息,故意误导的信息在抖音,微博微信以及各种国产新闻app里铺天盖地。

如何更新信息渠道呢?当然要先扔掉不靠谱甚至故意在操弄你的信息渠道。如果有好的,可靠的信息渠道,大家都不是傻子,为啥不选好的呢。问题就是在这里,好的,多元的,可靠的信息渠道不让你用!反过来就是答案,不让你用的信息渠道,就是你要更新的信息渠道!什么bbc,cnn,abc,什么推特脸书ins油管谷歌,不妨和国际接个轨,让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和坐在华尔街的扫地大妈一个水平,如果会一门外语更是加分不少。

第四步:做好前三步。

以五感为规,在你的世界认识上划定边界。简单解释就是墙,包括技术上的墙和思维上的墙。

以愉悦为酒,在你的时间议程上设置诱因。举例:小强本来想拿起手机查个资料,打开百度,不堪入目,于是点进去看了一上午,查资料当然没有不堪入目的东西有吸引力。

以恐惧为刀,让你在人生抉择上进退失措。联想:铭记李文亮医生,喝茶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不签字画押我明白,给你搞个寻衅滋事这种万能适用无人说得清楚的罪抓起来关一关,看你恐不恐惧!

以符号为旗,在你的精神世界中烙下印记。案例解释:一个小学生在其《三打白骨精读后感》的作文中指出有的人表面和善,实际虚伪,被老师批改要提倡正能量,心中受挫跳楼身亡。

“正能量”三个字就是一个符号,一个旗帜,一个精神烙印,潜台词就是,多想想好的,指出问题暴露弊端就是传播“负能量”,于是人们拿着这个精神烙印自然而然让自己在精神上得胜,顺便也有防止不和谐的人出现的效果,显然,那个跳楼的小学生的观点在老师的眼中不和谐,需要消灭,于是作文需要重写,写到和老师的精神烙印一致为止,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延伸阅读----or回到主页

什么是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