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 zmike1993/Read-a-Book GitHub Wiki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为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医疗小组主要成员李志绥所写的回忆录。回忆录详细地记录了李志绥从1954年作为毛泽东的私人医生开始,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时的资料。书中指出毛泽东的私生活极为荒唐,以及描绘出一些中国共产党前领导人的负面形象。非中共的媒体与学者一般认为,本书内容与已知史实一致,应当可信。同时期与李志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数位人士对该书内容作出批驳,认为书中充满伪造、扭曲的虚假内容和观点。
本书原稿是中文,由前底特律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戴鸿超英译,由中国问题专家黎安友作序,石文安(Anne F. Thurston)助理编辑,1994年由蓝灯书屋出版英文版。在《李志绥:毛泽东的私人医生回忆录》的英文版封面上,石文安的身份是助理编辑,但是,她自己认为这是她的再创造,助理编辑不符合她对本书的贡献,她也因此与原作者李志绥发生争执。石文安与李志绥因为书的关系,接触了四年。虽然对李志绥有些认识上的保留,但是她说,她相信回忆录的真实性。中文版从英文版翻译,1994年由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因为内容极为敏感,所以在中国大陆一直被禁。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是李志绥当毛泽东私人医生的22年经历,并附有作者与毛泽东等人的多张合照。作者简要介绍他的家庭和个人背景后,描述他先为中国共产党高层官员看病,然后在1954年为毛泽东本人看病,直到毛泽东于1976年去世。关于治疗毛泽东身体和精神上的毛病,和李对毛泽东如何处理他身边的人物与纠纷的个人看法,本书着墨甚多。
本书大部分篇幅描写李志绥处理中共高层玩政治、内讧和个人冲突所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以及为毛泽东、江青、李讷和林彪看病的困难。书中还谈到中国在同一时期的政治气候和事件,以及毛泽东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整肃党员发挥的作用。
本书的一个主题是,李志绥最初是由衷地敬佩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但由于毛泽东玩弄别人和事情,个人的性生活糜烂,滥用权力,以宣传口号和个人崇拜取代现代科学知识或管理能力,特别是毛泽东漠视由于他的政策失败导致广大人民的痛苦,作者对毛的看法逐渐转变,最终厌恶和蔑视毛。
对于操纵自己周围的人的手段,本书一直把毛泽东与中国古代帝王比较,指出毛泽东经常提到和阅读中国的帝王史。
关于毛泽东的死因,回忆录说,医疗组认为他患有一种罕见的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症”)。虽然后来此回忆录被毛泽东身边的许多工作人员批驳,但李志绥关于毛泽东得此病的叙述迄今并未被否认。
版本差异
本书中文版删掉了一些英文版中的内容。例如在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邓小平5月2日打台球时摔跤骨折,所以没参加庐山会议。他在北京医院休养时,原来照顾毛的年轻女护士去照顾邓小平,后来听说她怀孕了,被打发回老家上海,被迫堕胎。中文版中这些被删掉了。
评价
正面评价
纽约时报的书评标题是《毛的医生说毛暴君》(The Tyrant Mao, as Told by His Doctor)。对于本书许多细节是否可以查证,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对本书与已知史实之间的高度一致印象深刻。黎安友在访问中表示,这是因为石文安帮李志绥作了许多查证的工作。
《外交》杂志的书评批评本书是基于李志绥的回忆,但也指出,尽管有这个缺点,没有明显的理由质疑李志绥的真诚。李志绥在本书努力记录他的经验,中国史学者的编辑和审阅增强了本书可信度。书评称赞本书可能是关于中国重大政治事件、中国高层内部的纷争、以及毛泽东的个性和私人生活,最好的或唯一来源。毛泽东对于群众普遍苦难的冷漠和缺乏意识,他的性滥交、和不容忍批评或挑战,本书都加以批评。书评同时提醒,不要过分依赖对毛的个人描绘来解释中国现代政治的剧烈变化。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1994年10月2日出版专刊,摘录本书部分内容,[17]并将本书与亚伯特·史佩尔写希特勒、斯大林的女儿写斯大林比较,认为本书提供了更不加掩饰、更合乎人性的内幕。
黎安友在前言中说,本书“提供了了解宫廷政治的许多洞见”,“没有任何一本官方传记呈现了一幅比李医生此书更真实的毛画像”。
写过毛泽东传记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白鲁恂表示,他从前分析有限的资料,推测毛是自恋(narcissism)与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syndrome),但认为证据还不足;而本书提供了大量心理学的证据支持他的推测。本书对于毛的日常生活描述,也显示毛不是以现代方式领导政府;政策不是专业的评估事实与证据,系统的研究不同政策的后果来决定,而是靠毛的本能与直觉随性决定。
六四天安门事件后,李志绥曾申请到普林斯顿大学写回忆录,被余英时教授拒绝。余英时表示:“在希特勒、斯大林和毛泽东这三个混世魔王中,关于希特勒和斯大林的私生活都没有第一手资料的记载。只有李志绥的《回忆录》比较详细地记录了他在毛泽东身边22年的见闻,这是最可庆幸的,这部书的史料价值将随着时序的推移而愈来愈增高。”[6]对于书中有关毛性生活的描述,余英时也认为作者态度严肃,并未渲染。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荣誉教授林培瑞认为,本书是真实的,因为本书记载了很多细节,如果是编造的,在细节上总会露出虚假和伪造的痕迹,或者自相矛盾的方面。作者的笔记在文革中被销毁了,光凭记忆,难免有小差错。本书反映了毛泽东的自私和狡猾。林培瑞对本书披露的毛如此霸道、如此残酷,感到吃惊。
写过毛泽东传记的中国问题专家罗斯·特里尔说,本书最令人震惊的地方,不是毛的道德方面,而是政治方面。毛自己不相信多数他在公开场合说的话,没有别的共党领导比毛更不真诚。这在大小事情上都可以看出来,比如:毛公开赞美中医,自己生病却吃西药;毛厌恶苏联,却公开颂扬苏联;毛私下说美国的好,却告诉中国人民美国是邪恶的化身。
作家Jonathan Mirsky在纽约书评的书评标题是《揭开怪物面目》(Unmasking the Monster):毛以说自己“无法无天”闻名,本书就是讲毛无法无天。
作家芦笛表示,本书内容私生活方面是真实的。而政治方面的内容,如果是毛与李的谈话透露出来的,则一般是可靠的;而如果是作为高层会议的见证人,就有地方不符事实,这些可能是蓝灯书屋为了销路而加入的内容。读本书英文版,比读中文版更贴近真实的毛。
作家丁抒曾撰文对于本书透露的几点私生活内幕加以考证,他认为本书写得相当谨慎。
负面评价与质疑
当年曾经与李志绥共事或与其有接触的部分人士,以及《回忆录》中曾经提到的某些人士,曾经发表文章或撰写书籍,对《回忆录》的内容进行质疑。
曾与李志绥共事的护士长吴旭君、毛泽东秘书兼保健医生徐涛夫妇在《历史的真实》一书中反击李志绥的说法,并认为“这本书名为李志绥的个人‘回忆录’,但我们很清楚,以李志绥个人的经历和能力,是绝对写不出来的”[8]。
毛泽东的理发员兼卫士周福明看了回忆录后说:
“这完全是胡说八道,我看是恶意编造。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席身体很好,很少吃药。要吃就是安眠药。安眠药都是我们警卫战士去拿的。李志绥基本接触不到主席,何来他所看到的主席的所谓私生活?!”[9]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认为本书是伪历史著作:
“李志绥1988年到的美国,带去的仅是一本薄薄的手稿。当时,有美国中央情报局背景的人找到他,说你这一回忆录没有可读性,没有市场效应。李同意润色,一种说法是100万美元,另一种说法为50万美元。至少李志绥是为了个人的生活,他所谓的回忆录即由别人捉刀代笔,变成了厚厚一本。书中把他到中南海门诊部工作的时间,从1957年6月提前到1954年4月,书中有相当的篇幅是描述他根本没有到中南海门诊部工作之前的事。所谓的事实即完全的杜撰”[9]。
毛泽东前秘书戚本禹评价该书:
“据我的了解,李志绥在文革初期,他的工作任务只是给毛泽东、江青和一组的人看看病,他既不是文革小组的成员,也没有在文革小组办公室担任过任何职务,他离文革风暴中心比较远,不可能了解很多文革的机密,由他来向我们提供文革的第一手史料,这是很滑稽的,依我看,他写的文革回忆录除了他亲身参与过的支左活动外,其他大部分是根据现有报刊资料和别人写的东西拼凑起来的”。“不能说李志绥的回忆录没写一点事实,不,他写了些事实,特别是一些他直接经历的又与他的创作意图不冲突的事情,这些事情他写得满好,满真实...但是只要涉及政治性的报导或分析,他就转向了,历史真实与他的政治取向竟成了互不相容的冤家对头”。
“李志绥虽然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多年,但专职是保健大夫,政治常识比较贫乏,以致在为了某种目的要攻击毛泽东的时候,只能拾人牙慧,东施效颦式地学着时髦去攻击毛泽东是封建帝王,这并不奇怪”。[23]
从1954年至1966年担任毛泽东的国际问题秘书林克在《历史的真实》一书中指出:
李志绥正式出任毛泽东保健医生的时间是1957年6月,他根据自己和其他同事的证言认为书中描写毛泽东1954年至1957年之间活动的内容是伪造或抄袭自其他人的回忆。例如李志绥在书中自称陪同毛泽东出席了1956年9月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林克则称他与毛泽东当时的机要秘书高智都记得李志绥没有陪同过毛泽东出席任何中央会议。
李志绥自称从1956年起教毛泽东英文,但当时负责教毛泽东英文的是林克而不是李志绥。
书中声称李志绥参加了1957年米高扬秘密来华与毛泽东的会谈,但林克指出李志绥并未在场,也没有资格听到会谈的内容。书中对会谈内容的描写也是错误的。林克称当时全程陪同米高扬的俄文翻译阎明复告诉他,李志绥仅仅曾在会谈结束后,米高扬因为腰痛而要求治疗时,和另一个医生为其检查,期间没有交流。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证实李志绥与毛泽东极少见面。
在《回忆录》中经常被李志绥提到的前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出版《汪东兴公开毛泽东私生活》一书,反驳李志绥的说法[24]。汪东兴与林克评价《回忆录》,认为:“里头充满了假话”。
----延伸阅读-----
青春的记忆有力量 —— 读“哈佛大学学生天安门运动研讨会特辑”
权贵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双重破产—— 二谈十八大之后的中国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