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半年,楼市,汇率,加息以及其他 - wutong92120/KFQ-POST GitHub Wiki
昨天我看到了一些的新闻,说的是有人为了抢房居然去办离婚,由此引发离婚潮。能为了抢房去离婚的,这肯定不是刚需,引发抢房的那不是需求,而是人性的贪婪。我刚刚又去水木逛了下,水木这个地方我应该还是有点印象的,当年第一次听说的时候好像四通利方还活着,我没想到水木现在居然还有,去房地产板块逛了逛,里面的氛围也是让我有点百感交集。
其实当初写这个帖子的时候没想过写这么多,一开始纯粹就是好玩,但是后面回复了以后觉得越来越有意思。因为本来就没想过写一些严谨的东西,所以主贴的内容是最不严谨的,都是脑洞大开的一些东西,那篇段落的开头就说了,我本人是不相信阴谋论的,所以本来也是路边社的猜想,现在来看,也许引发了今年这一切的就是人性的贪婪,所以主贴我想了想,还是把他改了,但是后面的回复,都是经济学的一些道理,结论和推导,那些都是严谨的,你们可以看。
现在来畅想下未来,这场经济危机往后,我们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了,也许未来就是像日本一样了。但是日本当年有什么呢?东芝,三菱,索尼,丰田,本田,都是世界级的划时代的企业,我们有什么呢?除了华为,大部分只有房地产了。有人说日本后来发展停滞是因为楼市被引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八十年代,当时民用工业的最顶端,就是家电业,就是汽车业,他们在这些领域全面跟美国人竞争,并且打败了美国人。日本人当时就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所以他们几乎可以和美国人并驾齐驱。甚至连当时刚开始萌芽的电子娱乐,一家任天堂一年的净利润等于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的总和,所以日本一度是民用领域最前沿的代名词。而美国人什么时候全面压制了日本的呢?后来的谷歌苹果IBM微软甲骨文,硅谷的全面崛起,这时候世界产业链最顶端已经不是家电和汽车了,而是互联,而日本人到现在,索尼还是那个索尼,他们没有诞生太多足够伟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所以美国人又重新夺回了自己的位置。日本人失去的二十年不是输在楼市上,而是输在产业链上。
中国在房产崛起的这几年之前,没有积累到足够的本钱,而房地产崛起之后,人心浮躁,人人都想成为食利者,不劳而获,大多数人想当的不是踏踏实实工作的大学生,而是城中村的房东,资产泡沫之于社会的危害,首先在思想,其次才在钱财。日本人是在房产破灭后失去了二十年,而我们在房产破灭之前就已经失去了十年。再往后,大多数农民工老了,血汗工厂大概是干不动了。如果不能保证那些有足够多想法的年轻人的权力,任由他们的想法被剽窃,以后还有谁会去做原创性的工作?这个国家以后一个年轻人得养两个老人,还有一两个小孩,没有足够的生产效率,不能在下一轮产业大潮里占据足够高的位置,怎么可能养得起?我相信只要给予年轻人尊重,中国是可以诞生乔布斯,可以诞生盖茨的。
感谢大家这么长时间以来的陪伴,以上就是我最后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