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昨天被刷屏的 “这是今年最犀利的演讲: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 ” (更新2) - wutong92120/KFQ-POST GitHub Wiki
楼主澄清:
结合这些天的一些回帖,为交流顺畅,楼主提醒阅读者注意以下几点:
(1)尽管此贴和房地产关系不是很大,但避免误会,楼主声明:楼主反对投机房产(事实上楼主反对一切投机活动);楼主对房地产市场的看法是:处于高位,投资房地产除非选择性很强,已经不容易赚到了;如果是消费型购房,需要量力为出。
(2)楼主发帖和大家交流,其一因为自己的背景经历和工作都与这方面相关,贸易战是经济中的一件大事,所以楼主希望和大家分享交流,这也是访问防区的本意。楼主阅读了一定数量的相关文件,做了自己的思考,希望讨论围绕这个话题本身,讲事实讲感受都可以,拒绝谩骂嘲讽。
(3)楼主要以吉大教授的这篇演讲作为起点,完全是因为其一,该演讲流传速度极快,迅速刷屏;其二,贸易战本来就是楼主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其三,楼主不完全认同教授的每一个观点,认为存在讨论的空间。楼主对李教授本人非常尊敬,绝无诋毁、讽刺之意;事实上楼主的评论也完全有可能谬误,欢迎读者指出,楼主将收录到主贴,不会将自己的错误编辑处理加以粉饰。
个人从来没在防区发过贴。昨天朋友圈被这个文章刷屏了。昨天和今天花时间仔细看了两遍,谈下感受。不喜轻喷,欢迎理*河蟹*流,互相学习提高。
先谈根据原文看到的几个问题吧。
第一,央行M2,这个是老生常谈了。作者似乎认为中国M2与gdp的比率为美国的二倍是个大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美两国在金融体系上有巨大的不同:中国的借贷融资中,银行占主导地位,而美国则是银行和资本市场二分天下。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和美国的M2根本没有可比性。当然,这个谬误不是作者一个人。
教授似乎想说外汇占款和房地产将由于贸易战而成为风险点。这个观点以前也有很多人讲,比如本版的文豪,当时帖子刷屏数十页蔚为壮观。
教授接着说:美国人非常清楚,如果我们的美元储备大幅度减少,那么人民币发行的信用基础就会出问题。
这个观点看似很有道理,实则问题多多。何以?2017年,中国gdp超过了12万亿美元,而当年对美国的净出口,如果以教授引用的美国商务部数据来看,是3700亿美元(注意比我国官方数据高估1000亿)。教授告诉我们:如果对美贸易大幅减少,我们的信用基础就会出问题?
打个比方:如果勇士队缺少了麦基,则其每场的进攻效率和得分会大幅降低?exo me?
我们再来看另一组数据。2017年,中国净出口对经纪贡献率为9.1%,而2016年为-6.8%。按照教授的逻辑,难道我天朝在2016年已经是季后赛一轮游,2017年却又打进总决赛的水平,是这个意思吗?
实际上,一个经济体的货币,其信用价值来自哪里?机械的认为其信用来自于某种外币,这合适吗?也许有人要说,亚洲金融危机不就是这样吗。但是,亚洲金融危机是以跨境投机热钱、经济高度泡沫化、内部需求严重不足为标志的。当今中国是否符合这个特征?我想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远不是这种情况。
教授接着说:更大的问题,是我们对美国的产品和技术依赖很严重。
这个说法同样高度似是而非。我看到的资料是:分门别类梳理工业生产各部门,产业链各环节,我们仅仅在芯片等少数几个环节对美国高度依赖。与教授所言相反,中国目前在工业生产的很多环节都具有对美国完成进口替代、甚至在国际市场上直接竞争的能力。这才是贸易战的真实背景。而在芯片等少数中国还不具备核心技术的环节上,美国企业享有着非常高的利润率,但同时其主要市场也正是中国,因为中国的工业体系已经完成对这些企业下游产品产业链的建设。如芯片对应的电子设备的制造,世界最大的生产基地就是中国。这也意味着,你不卖给我你也没什么人好卖,最后又回到了互相伤害的节奏。
教授接下来用了大段篇幅谈对外汇储备的认识和担忧,特别是外汇储备可能大幅减少。
教授在这里犯了几个令人吃惊的基本错误,如果他不是金融专业的教授,我想我们会不那么吃惊吧。教授说:我们国家那么多地方需要钱,没有储备怎么办?这……没有外汇储备,可以从国际市场上兑换?那么多工业化国家,有几个像我们这样有巨额的外汇储备,人家就不干事了吗……教授又列了一个“规模以上外资企业总资产21.68万亿”,说如果跑三成,外储就够吃一壶。我在统计局网站上没有找到这个数据,所以无法验证,仅就教授原话来看:首先属于一家企业的资产应该是其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而不是其总资产,外资企业跑路也没理由拿走总资产(除非教授笔误但我找不到原始数据,能找到的哥们麻烦回复下)。其次,这里面的外资企业也包括了欧日等各国的企业,而且总资产的累积是这么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难道就因为和美国打个互相伤害的贸易战就要跑三成?那岂不是如果追梦朝裁判怒吼,裁判就要禁赛他一个赛季,是这意思吗?
说道这个话题,不得不吐槽下,就在短短几年前,我还深深记得社会上到处都是“中国外汇储备过高,导致资产泡沫,应该降低外汇储备”的呼声。流行舆论怕不是精神分裂?
实际上,货币金融学告诉我们:大量出口积累的外汇储备,在管理汇率制(或固定汇率制)下,会由于货币中性操作造成一定的货币超发到本国内。因此,我们应该想办法减少这部分超发,使得进出口更加平衡……
教授的担忧确有道理,主要是:
他指出美国对中国的恐惧和敌视,以及美国日益金融化,迫使中国开放资本市场的目的。
但他没有说透的是,第一点的深层次根源是中美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改变。当年我们是个小鸡,还可以藏在草丛里别人看不到。今天我们已经长成一头巨兽,还要缩在草里,觉得缩起来别人看不见吗?所以美帝贸易战第一个诉求就是,希望中国能放弃对这些竞争性行业的国家战略;而教授提到的市场开放,也确实是美帝的第二个诉求,即开放中国市场给美帝的企业。
教授没有进一步指明的,是中美两国在这两个诉求上的根本对立。
诉求一:如果您是一个正在准备高考的学生,你的同学跑来要求你:立刻放弃上补习班,只准自己复习课本内容。你能答应吗?不能的话是说明你不正常吗?
诉求二:开放中国市场。这一点,中国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反对;然而中国的担忧主要集中在,美帝的诉求不是以WTO和之前确立的世界多边贸易规则为框架的,而是想要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规则他说了算。这方面分析很多大家可以看看,也可以读读美国商业部给川普的咨文,网上已经有翻译了。仅举一例:美帝要求中国自行承诺减少顺差的金额,并确立如果实现不了的惩罚机制。换言之:你的同学要求你高考不许分比他高,高一分罚你一万块。
教授接下来指出,美帝的根本诉求是政治性的,是不计成本的,是要全方位遏制中国。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到美帝已经是一个后工业化的福利国家,是一个普*选*制的、高度重视个人幸福的和权*利的国家。试问: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人民尚且会为战争旷日持久、殃及人民的幸福和生命财产而爆发大规模的反战运动,那么今天的美帝,是否能做到“不计成本”“全方位”,宁可自己过不好也坚决不让别人舒服?
照教授这个说法,难道库里、詹姆斯这样的球星,会和阿泰等人一样,不计成本的去恶犯别人?
教授批评了国人的盲目自大情绪。
这一点我完全赞同。毕竟任何时候盲目自大都是错误的。
然后教授举例:美帝的喷油嘴可以操控使得我方军车熄火。这应该是能和用爱发电并称的奇迹,也许只有《走近科学》栏目能帮到教授……
教授说最核心是原发性技术创新。教授认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们现有的技术获得方式已经走不通了,要自主创新。
其实,我国的自主创新之路从来没有变过。为啥?其实也正是被西方技术封锁逼得。这方面的讨论本版很多了,关于中国现在哪些领域自主创新取得突破的信息也很多了。大家可以按照教授提倡的,独立思考。
从教授的角度,我很欢迎他这样的呼吁,毕竟对于自主创新的支持可谓说是多多益善。但是,无需妄自菲薄。
教授认为中国缺乏对美国的整体研究。教授认为中国人是农业文明,缺乏理性。教授认为我们有义和团倾向。
我想说:毛主席教育我们,中国的矛盾主要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解决,而不是靠帝国主义的施舍。
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对美帝军力之强大,可谓毫无概念。战争不光靠的是装备和技术,国家竞争亦然。
这么说,我绝对不是鼓吹反智,而是:战略层面要自信,战术层面的研究分析自然有专业人士来做,我等何必为此自扰?时常自省重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的走自主发展的道路也重要。
最后,教授认为我们的辉煌成就主要是对外开放所得,加入美国系统。而现在全球化破裂了。因此我们更应该冷
静学习美国而不是抵制。认为40年来的崛起主要是美元体系内地位的提升,货币金融是美帝的制胜法宝。
对于这一点,我认为教授犯了一个常见错误:静态的而不是发展的看问题。诚然,对外开放对中国的作用毋庸讳言,但中国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首先是靠坚定的发展自己,就像芒格说的:“能找到一个理想配偶的最佳方法,是首先让自己配得上这样的配偶。”中国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不是靠的是美帝的施舍,而主要是靠自身生产制造竞争力的提高。
教授断言全球化破裂,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我不相信一个人均gdp6万美元,国家已经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会主动把自己和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工厂和产品服务市场割裂开来,寻求杀敌1000自损10000,正如我不相信梅西C罗会主动滑铲对方后卫。
教授认为货币金融是美帝法宝。我却认为:长期看,只有提高自身竞争力,坚定不移的自主发展,才是最大的法宝。这一点,英国、日本、美国自己,无一不用自己的经验反复证明着。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荒”,也不搞帝国主义,奴隶贸易,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今天的成绩。我坚信,中国一定能沿着这条正确的发展道路走下去。
最后,我对于教授给同学们的人生建议,表示由衷的和毫无保留的赞同。观点有差异,但不变的是对祖国、对人民的爱。
更新1
首先是关于我对“用爱发电喷油嘴”的吐槽,事实上可能是错误的:
引用46楼@Unsittlichkeit 发表的:
说到喷油嘴这个。。。
如果ecu被黑了,如果走的是同一路can,如果喷油嘴上有自己的sg,那是真的容易被黑的。。。
我觉得吧,术业的确有专攻,但是半吊子就不要黑半吊子了,因为你这个半吊子接触到的干货肯定没有教授级别的接触到的干货多。。。
如果ecu被黑了,如果走的是同一路can,如果喷油嘴上有自己的sg,那是真的容易被黑的。。。
我觉得吧,术业的确有专攻,但是半吊子就不要黑半吊子了,因为你这个半吊子接触到的干货肯定没有教授级别的接触到的干货多。。。
这个我确实没想到,因为就我了解的机械知识,喷油嘴属于执行环节,教授的说法似乎是在说,美国实现对单个喷油嘴的控制。那么信号如何传输的?所以我才吐槽。
而这位朋友说:如果ecu(控制单元)被黑,则喷油嘴可能被黑。那这样就能理解了。ecu好像国产率还是比较低,这样看起来就符合情理了。欢迎这位朋友和其他懂行的朋友继续补充,感谢!
更新2
这位朋友谈了京东方建设最新一代液晶流水线的实际经验,供大家参考。欢迎工业、制造业方面的朋友提供自己的真知灼见。
引用160楼@JJK444445 发表的:
说一说京东方吧,16年我参与了成都6代AMOLED的洁净厂房建设,可以说是见证了这个厂区的拔地而起。工程主要分为三部分:基建(结构和机电)主要由中方企业负责、生产设备(曝光机等)主要由韩国公司负责、工业水处理主要由日本公司负责。可以说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在进口韩国的设备进行生产(使用设备—管理—制造—销售),其实真正的核心技术还是应该在生产设备方面,然而这方面我们还是主要依托于进口。所以,就我的感官来说京东方的自主创新还仍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