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世界侦探推理小说 - wutong92120/KFQ-POST GitHub Wiki
1.聊聊推理小说,就不得不谈到推理小说的流派。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The 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简称MWA)曾经把推理小说分为:古典、解谜、间谍、犯罪、硬汉、惊悚、警察程序、历史推理、幽默推理、法庭推理。当然还有几个小内别如舒适推理和黑色小说。
就古典派而言指的是根据作品诞生年代来划分的。所以,时至今日,其他流派还有可能诞生作品,而古典流派已经不可能再诞生作品了。而不同于欧美根据作品分类而不是根据作者分类。日本推理小说根据模仿欧美侦探小说的基础上,产生了以本格派和变革派为首的独具魅力的传统型推理小说。运用逻辑推理的手段,通过推理分析,不断解谜的方式,以推理来带动情节的发展,而日本的推理小说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于心里描写和营造诡异的气氛,本质上区别不大。日本推理小说本格派代表人物是江户川乱步,而变格派则以梦野久作和兰郁二郎 为主。到了六十年代后期,推理作家松木清张提倡"复兴本格",把变革派融入本格派之中而产生了新本格派和社会派。
2,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名字。他是天才诗人,优秀短篇小说作家,独到的文学评论家,象征主义的先驱,侦探小说的开山鼻祖;一个充满悖论式的人物,坎坷半世,身后盛名远播,集绮丽想象和缜密的分析于一身;追随美,而美却附着于死亡之花,与恐怖和诡异相伴相生。
爱伦·坡最大的成就当属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他不仅给美国乃至世界文学留下了不少短篇传世佳作,而且直接丰富和完善了这一文学体裁,因而有“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盛誉。他的短篇小说大略可以分为两类:恐怖故事和推理故事。前者如《莫蕾娜》(Morella)、《厄舍古屋的倒塌》(The Fall of the House ofUsher)、《丽姬娅》(Ligeia)、《梅岑格斯坦》(Metzengerstein)、《贝瑞妮丝》(Berenice)、《黑猫》(The Black Cat)、《一桶白葡萄酒》(The Cask of Amontillado)等等;后者有《莫格街凶杀案》(The Murder in the Rue Morgue)、《玛丽·罗热疑案》(The Mystery of Marie Roget)、《金甲虫》(The Gold—Bug)和《被盗的信》(The Purloined Letter)等等。
坡的文字充满着恍惚和忧郁,烙印着畸形和变态,它们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阴暗的一面,有阴暗就会有报应,那些报应会在生活中将我们击倒。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半神半人的杜宾和平庸木讷的伙伴以及天生的绿叶巴黎的那些小警察们,你是否觉得那么熟悉?那是柯林斯的《月亮宝石》中的探长克夫,那是柯南·道尔笔下的夏洛克·福尔摩斯与华生,这就是侦探小说的鼻祖埃德加·爱伦·坡。
柯南道尔曾经说过一番话那算是对这位大师最伟大的注脚
Edgar Allan Poe, who, in his carelessly prodigal fashion, threw out the seeds from which so many of our present forms of literature have sprung, was the father of the detective tale, and covered its limits so completely that I fail to see how his followers can find any fresh ground which they can confidently call their own.
For the secret of the thinness and also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detective story is that the writer is left with only one quality, that of intellectual acuteness, with which to endow his hero. Everything else is outside the picture and weakens the effect. The problem and its solution must form the theme, and the character drawing is limited and subordinate.
On this narrow path the writer must walk, and he sees the footmarks of Poe always in front of him. He is happy if he ever finds the means of breaking away and striking out on some little side-track of his own.
3.世界侦探小说之父柯南道尔。从《血字的研究》到现在100多年来,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波斯侦探集》早已经成为了推理小说的圣经,成为了每一个推理迷必备的经典。
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波斯是一个拥有冷静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极强的推理能力,善于观察,酷爱推理,外表冷酷,不近女色,对侦探工作有着无比狂热的激情,而对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一点都不感兴趣地道的英国绅士,言谈彬彬有礼但却总带着讽刺的腔调,他充满自信甚至到了自负的地步,对自己的优点和毛病一概引以为豪。
柯南道尔用他的福尔摩斯,为推理小说的表现形式、艺术手法、人物塑造、犯罪模板都进行了创建和发扬,《雷神桥之谜》、《斑点带子》、《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科维尔的猎犬》、《红发会》、《铜山毛榉案》、《跳舞的人》……他用他脍炙人口的作品,为推理小说下了一个定义,那就是:推理小说必须包含罪行、犯罪者、推理者和一段后置的推理过程这四个要素,并由推理过程发现罪行的真相和犯罪者。这就使推理小说从悬疑小说(缺少或没有推理过程)、公案小说(罪行的真相往往前置)中鲜明地剥离出来,将写作的重点,由渲染恐怖和诡异,转移到了科学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正如弥漫的大雾散去,露出了伦敦塔的塔尖。
众所周知,无数的人至今依然在伦敦贝克街上寻找着福尔摩斯的住宅,许多人都在寻找福尔摩斯,许多人都坚信确实有这样一位伟大侦探存在着,他代表着对公理,对真相,对正义的追求,代表着智慧和思想的闪光。
我们必须对柯南道尔先生说一句谢谢,因为他一个人,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推理小说的时代,一个黑铁时代中的黄金时代。
柯南·道尔的传记作家安德鲁·马列克说:
“柯南·道尔把自己的个性放在福尔摩斯身上。道尔本人就善于推理分析,而且福尔摩斯奉行公平原则,为底层人说话,酷爱戏剧化,这些都和道尔有几分相像。”
“如果我能为社会除掉莫里亚蒂这个祸害,那么,我情愿结束我的侦探生涯。我可以说,我完全没有虚度此生。如果我生命的旅程到今夜为止,我也可以问心无愧地视死如归。由于我的存在,伦敦的空气得以清新。在我办的一千多件案子里,我相信,我从未把我的力量用错了地方。"福尔摩斯语。
4,世界推理小说第二黄金时期的三大女杰之一英国推理女作家约瑟芬·铁伊。铁伊创作推理小说的时间正是推理小说史上的第二黄金时期,她与阿加莎·克莉丝蒂、桃乐赛·榭尔丝同为第二黄金时期英国三大推理女作家。铁伊一生创作了八本推理小说,她的作品迷人之处也正是她与阿加莎·克莉丝蒂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她的写作没有推理公式可循,每一部小说都有其各自独特的风貌。铁伊的作品量虽不多,却每一本都是水平以上,引人入胜,是推理史上极少数一生没有任何失败作品的大师。
代表作时间的女儿是一部独一无二的历史推理小说,甚至很“不像”一本推理小说。小说中所谓的案件是英国历史上一宗家喻户晓的故事:名侦探格兰特探长因为脚伤住院,偶然看到一张英王理查三世的画像,激起了他的兴趣,他要探究四百年前的案件,寻求塔中王子的被杀真相……嫌犯的“罪行”令人发指,更令人深思。但是病床上的格兰特探长却根据他缜密的推理,一举推翻了流传四百年之久的历史定论,并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未必就是你听来、看来的那样!
时间的女儿,The Daughter of Time这个书名出自一句英国古谚:The 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time,意思是时间终究会把真相给“生”出来,水落石出,报应不爽。文中对于人们以讹传讹和对历史学家的讽刺总让人们会心一笑。
5, “硬汉”一词英文写作“Hard—Boiled”。最早是指二战中的那些英雄士兵。战争结束,昔日面对枪林弹雨面不改色的英雄们,在时代变迁中往往会格外痛苦。没有了简单而直接的生与死的考验,却要面对一个复杂、阴险、没有同情心的现代社会——在这个时候,英雄会变得穷途末路。他们面对的已经不再是某个敌人,而是人性中最阴暗的一面以及整个染缸一样的社会。这些铁汉往日令敌人魂飞魄散的怒吼,此时则显得格外地苍白无力。他们的原则,他们的正义,他们的理想,统统随着英雄们单枪匹马式的抗争,最终被黑色的现实吞没。
作为硬汉派代表[美]雷蒙德·钱德勒和达希尔·哈米特领军的冷硬派私探小说,推翻了英国古典推理对美国侦探小说的主宰,开创了美国本土的强悍风格,是为推理史上有名的“美国革命”。私家侦探菲利普·马洛这个外表冷酷内心温柔的都市独行侠角色,影响了后来的每一个硬汉侦探。而哈米特则注重文学素质和心理深度的作家,他为推理小说开辟了另一块战场。。哈米特一生著作颇丰,约有80篇短篇小说、剧本,其中长篇小说《马尔他之鹰》、《瘦子》、《玻璃钥匙》皆被拍成电影,在影史上皆有一定的评价及地位。汉密特的作品被誉为美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他精练明快的文字风格,对罪恶世界的深彻洞察力,让他成为文学史上姿态最强悍的经典作家,和海明威、福克纳及钱德勒共同代表美国小说最高峰的史诗时代
同为冷硬派大家,钱德勒的风格与哈米特却是千差万别:后者是彻底的世故和冷酷,侦探从内硬到外,而前者却始终不愿放弃心中对美好人性的希望,笔下侦探也只是个热水瓶——外冷内热。所以哈米特被人称之为“冷酷大街的黑色巨匠”,而钱德勒却是“犯罪小说的桂冠诗人”。
6.本格派和变革派
江户川乱步,他被认为是“日本推理小说之父”,也是“本格派”侦探小说的创始人。作为开创日本“本格派”侦探小说流派的创始人,江户川乱步的创作是有代表性的。他强调侦探小说以科学的逻辑推理作为侦破的重要手段,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来反映日本社会现实。江户川乱步提出的谋杀是人的兽性的一种表现,要通过侦探小说来揭露兽性的罪恶观点为以后大多数日本推理小说家遵循。江户川乱步是一个情绪很容易波动的作家。他在贫困中寻求自己的理想,在工作中不能尽职,即使在写作中,也时好时坏,但他毕竟为开创日本的推理小说事业作出了贡献。他的晚年声誉蒸蒸日上,这是日本人喜爱侦探小说的一个反映。
横沟正史,日本小说家、推理作家。日本推理文坛的泰斗,一生致力于推广推理文学。他与江户川乱步同属开创加本推理小说新领域的大宗。这两位情同手足的文坛双擘的一系列推理创作,缩短了落後欧美的距离,而且使战後的日本推理小说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横沟正史笔下的侦探人形佐七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有位好吃醋的妻子,并带了两个徒弟破案;另一位侦探金田一耕助则是一位学者,他有一头乱蓬蓬的头发,有口吃的毛病,但料事如神。他自称是直观形侦探,与人形佐七都擅长推理。当然就横沟正史而言,国内大多受曹文正的影响错误的将其归为变格派的代表,以此来塑造个与乱步对比的“魔术vs大鸟”,而其应该亦是日系本格派代表人物之一。
变格派注重描写科学幻想、变态心理,内容大都阴森恐怖,荒诞不经,手法夸张。「变格派」推理小说奇幻莫测,它代表了侦探小说的浪漫主义风格,在当时很受欢迎。但是,变格派作品在逻辑推理方面毕竟有不够严密之处,其影响远不如本格派推理小说那么大。综观日本推理小说,严格来看,还是没有超出欧美侦探小说的范畴,无论是本格派还是变格派小说多少带有离奇性;在内容上对现实的揭露不够,在手法上也缺乏严密的推理成份。
7.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兴起的推理小说的一种流派。推理小说即侦探小说,由于一些作家建议加强侦探小说的逻辑推理,从而该称推理小说,又兼日本文字改革后取消了“侦”字,所以便正式启用推理小说一词。该派作家大都把探索的情节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展开,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或揭露美帝国主义占领下日本的黑暗,或反映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反映了当时日本人民的心理,受到了广大日本人民的喜爱。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松本清张的《日本的黑雾》,水上勉的《花的坟墓》等。
社会派则注重动机,批判社会现象,排斥名探,对人性有深刻的描写(当时是为了驳斥本格派堕落为纸上游戏而出现)。社会派的精神在于“社会批判,描写人性”。除此之外还加入“谜”的特质,即使其创作精神与此无关。或许可以这样解释:社会派推理小说利用了“谜”的特质,进行“社会批判,描写人性”;“社会批判,描写人性”是目的,而“谜”则是一种工具。由于“目的”的写实性所限,自然而然社会派会注重动机与排斥名探了。社会派的开创者是松本清张,而成就能与之相媲美的恐怕只有森村城一了。
松本清张他以权与法、善与恶、罪与罚等社会问题为题材、披露了日本社会的黑暗,)树起了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大旗,通过他的作品全方位地描述了日本社会的矛盾冲突,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高层的统治集团。就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比起历来的刑事侦破小说表现出难能可贵的拓展与超越。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有极高的艺术趣味。无论是侦探小说,还是推理小说,都必不可少地要涉及凶杀案,都强调作品的悬念与可读性。松本清张的作品文字朴实无华,文风质朴,他的小说从来不以暴力血腥或者诡异色情取胜。他把推理小说写得诗意盎然,以优美的文笔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他们困惑的原因,即使是凶手,也着重揭示他们犯罪的动机与痛苦的挣扎,从而加深了主题的深刻性和社会意义。读松本清张的作品,是一种艺术享受。
ps;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