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循环若转车,古今兴衰若可嗟 90版《封神榜》杂谈2:商纣王选美 - wutong92120/KFQ-POST GitHub Wiki
天理循环若转车,古今兴衰若可嗟—90版《封神榜》杂谈1:女娲宫风波
Dion Glover写三国、西游杂谈,所擅长的是对原著蕴意的解读、演绎服饰的考证;而我的杂谈系列,侧重点除了电视剧与原著优劣对比外,将会适时穿插一些神话传说的背景、古代宫廷礼仪制度的简单介绍。所有不足之处,还望读者多多指正。
杂谈第2集:《商纣王选美》正式开讲:
本集电视剧内容覆盖小说第2回《冀州侯苏护反商》下半部分,以及第3回《姬昌解围进妲己》、第4回《恩州驿狐狸死妲己》,共计2回半的内容。由上半集的冀州城大战与下半集的苏妲己进献进朝歌所组成。从这一集开始,封神的故事正式转入商朝宫廷内部了。
本集上演的重头戏是冀州大战,苏护父子的形象与原著相比形成了极大的颠覆。
冀州之战首先由崇侯虎进兵展开。与原著里一上来就兴师问罪、摆开阵势生死搏杀不同,电视剧中的崇侯虎形象可爱了许多。他奉命出征冀州,却出人意料的先礼后兵,告诫苏护速速纳女入宫赎罪,显示了体贴关怀部下之意,极力避免百姓受刀兵之祸。这样的改编,反倒显得苏护行事不够端正。崇侯虎沈光炜来自上海青年艺术剧院,《南昌起义》、《少年犯》等80年代多部知名影片中曾出现他的身影。冀州城外景是在新疆高昌古城所拍。
苏妲己自尽的加戏是推动故事矛盾冲突的进一步升级,苏护在这里表现得更加左右为难,妻室更在一旁火上烧油。苏护之妻盛亚人,上海人艺出身的80年代老演员,其剧照上过1984年4月《电影与观众》的封面,曾在1987年版聊斋电视剧中出演《生死情》的女一号(这一集算是聊斋中比较恐怖的剧作之一,高血压者心脏病者胆小者建议谨慎选择观看)。
妲己以死抗争惹恼了自己另一位亲人的怒发冲冠。他的哥哥也就是苏护之子苏全忠终于下决心冒险偷营,想就此给崇侯虎甚至朝廷一个下马威。苏全忠的演员谷亦安,出身于上海戏剧学院,曾在南京军区话剧团表演,后回上戏念硕士并留校至今担任教导工作,理论研究和执行表演两者兼备,话剧方面的成就让他先后获得文华奖和金狮奖。87版《聊斋》电视剧中饰演郎玉柱一角。
这一集前半段的苏全忠,无时无刻不显得跃跃欲试,一再主动请战,却被苏护直斥其性格过于鲁莽。事实证明知子莫过父,在占据偷袭劫营先手的有利形势下,苏全忠依然被崇侯虎一箭射中,险些魂断此地。幸好苏护及时带兵来救,苏全忠就此狼狈的全身而退。冀州方面就此彻底堵死了和平解决的道路。
就此看来,剧中的苏全忠俨然成了一个大话连篇、实战却不堪一击的角色。如果用三国演义的人物来类比,很接近于刘备征伐四郡期间首讨零陵郡碰上的武将邢道荣。实际上这是对于原著人物形象极大的歪曲,原著中的苏全忠骁武英勇,对崇侯虎大军连战连捷,阵斩梅武、刺杀孙子羽、挑崇侯虎护心甲、伤崇应彪左臂、武艺上杀退崇黑虎,纯武力方面简直是个锦马超级别的人物。
其实这个版本的苏全忠本来是大有希望呈现给观众的,陕西电视台梁丽版尽管只播5集就夭折了,但就其剧集目录来看还是能够比较完整的呈现原著风貌。其中的苏全忠由王光辉扮演。这一银幕形象虽不为人熟知,但还是有幸保存了下来。而在他随后的演艺生涯又进一步塑造了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如杨家将中的宋太宗、三国中的魏明帝曹睿、水浒里的燕小乙,王光辉天生的古装扮相让他与古典名著剧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苏护的戎装造型还是挺上镜的,难怪世人都说容易使男人更显帅气的装束,一是西装,二来便要数军装了。
再来一张正面照。
苏全忠劫营失利,崇侯虎大军压境,冀州城旦夕将破。这里实际上又一次凸显了苏护题反诗行为的愚蠢,明明自己的军事实力对抗侯虎不过以卵击石,还要作无为之举。既不能上阵退敌,又无法保全爱女,反因自己的意气用事,导致冀州城惹来灭顶之灾,实为不仁不智。笔者在此不由得想起了西太后对八国联军的宣战诏书。
当然以上这一切不合理都是源自电视剧的改编,苏护的形象遭到了很大的削弱及小白化。实际上原著中的苏护完全是一个有勇有谋,敢于担当的人物。他之所以敢于出手也是源自冀州城军事实力的自信,小说里冀州人马一再大败崇侯虎军震慑敌胆。即使后来对手祭出其弟崇黑虎这样的超能力“外援”,以左道之术生擒了苏全忠,但冀州方面立马由“哼哈二将”之一的郑伦反擒黑虎,成功找回了场子。所以说就战场的争夺方面,崇侯虎拿苏护毫无办法,这也成为了后来黑虎对其兄侯虎怒发冲冠的原因——“你五万之师,总不如一纸之书。”
剧中的冀州城面临空前危机,这一段的编剧顾汉昌自有圆场之妙手,西伯侯姬昌的及时现身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面对崇侯虎即将展开的咄咄逼人攻势,姬昌一语妙解重围:“你踏平冀州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万一苏妲己死于乱军之中,大王他能轻饶了你吗?再说,就算你乱军之中保护了苏妲己,送往朝歌献给大王,苏妲己不会忘记杀父之仇,一旦她得了宠,那你可就……”顾汉昌老师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编剧,参与拍摄过《魔方大厦》、《鹬蚌相争》等美术片,后来成为百集系列动画片《自古英雄出少年》主要撰稿人之一。
异于原著中姬昌未直接露面,仅由上大夫散宜生递交书信劝和了结这段纷争。电视剧中的姬昌放下了一方之侯的身段,不辞劳苦先是刚刚说服崇侯虎罢兵,又进城劝降了苏护:“俗话说,君命不可违。像侯爷这样与朝廷为敌,非但女儿难保,恐怕冀州百姓也难逃兵险之灾;听说苏妲己品行贤淑,若有这样的贤女子在大王身边,使大王亲贤臣远小人,岂不是我大殷朝之福吗?”先以苏家自身安危为导,而后上升到保全冀州百姓的道德高度,最后又以国家社稷的利益以动之。西伯侯是陈老总附体,做思想工作正是其特长,就差背诵梅岭三章了。短短几分钟的加戏便呈现得很丰满。亲近爱民的西伯侯仁义形象,也在这一刻开始逐步展开画卷。
西伯侯魏启明祖籍江苏南京,是“小燕子”赵薇的堂舅,成名于电影《陈毅市长》,其他知名角色还有:《杨乃武与小白菜》中的醇亲王、《满江红-岳飞》里的大反派秦桧,1996年春晚小品《一个钱包》中扮演拾金不昧的老大爷。魏老已于2000年仙去。
“难道为了一个女儿,而让全族人惨受株连?”剧中的苏护感情戏大大丰富了,可是原著中那英武果决的形象却渐行渐远。早知如此何必当初题诗反商呢?在妻女面前充好汉口口声声要保全女儿避免进宫,面临大兵压境却束手无策,心生悔意。这样的人物形象塑造,显得前后矛盾,用当下网络用语来评定,活脱脱一个嘴炮党而已。如此人物,怎当得一方贤侯之名?
小说的苏护却不是这般窝囊,他一回马冀州便坚定了武力抗争的策略,“且将人马训练,城垣多用滚木炮石,以防攻打之虞。”同时粗中有细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冀州不过弹丸之地……杀他片甲不存,方知我等利害。然后再寻那一路贤良诸侯,依附於彼,庶可进退,方可以保全宗社。”而后在全忠被擒、兵锋受挫之际,意图先杀妻女然后自刭,抱定宁为玉碎不愿瓦全的信念,这样的硬汉形象也让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电视剧里既然崇侯虎硬实力占据绝对优势,“秘密武器”曹州侯崇黑虎也就失去了此时出场的必要,他的亮相一直推迟到了第15集《申公豹作法》,与郑伦的一场大战也就冰消瓦解了。老版封神由于特技和资金方面的短缺,许多精彩的故事情节唯有忍痛割爱了。
苏妲己入宫前后,剧中台词对他的称谓固定为“纣王”或“大(音代)王”。当然笔者对此称呼有所存疑,似乎更应该按原音读作大王,“代王”更接近于山贼的意思。在小说中大量篇幅对纣王以后世帝王称谓尊之,如第1回商容进言就有“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第21回姬昌逃五关时,费、尤二臣商议有“东南二路被乱多年,今又走了姬昌,使皇上又生一患”之言。而在永乐版剧中,比干王叔则称之为“寿王”,这其实是出自小说第1回商纣王即位之前的名字——“帝乙生叁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子衍、叁曰寿王。”三者相比之下,90版电视剧的称呼最为合理。
苏护送女入朝,轩辕洞三妖也准备动手了。狐狸精的演员金铭,千万不要误会是80后所熟知的那位著名童星,小婉君此时年仅9岁正在拍摄她的成名之作,万万没有分身大法+天山童姥的功力。封神榜中的狐狸精在本剧后续还有登场,饰演令土行孙梦萦魂牵的邓婵玉。
原著中苏护闻听驿官妖患之言后,心思颇为缜密,防备甚严,“将妲己安置在后面内室里,有五十名侍儿左右伏侍;将三千人马,俱在驿外边围绕;五百家将,在馆驿门首屯扎。苏护正在厅上坐着,点上蜡烛……将一根豹尾鞭,放在案桌之傍。”相比之下电视剧里苏护就太过粗心大意了,仅以数名家将守护驿馆大门,自己却贸然离开了。真不知本剧编导跟苏英雄有何深仇大恨,处处显出专注抹黑苏护二十年。
国产古装电视剧改编时,一向注重感情路线,尤其在导演熟知故事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往往以一些暗示性极强的镜头,来预兆后面的情节发展。如唐国强版《三国演义》里,张飞领命往西川进军时,就有过与兄长关羽道别的特写镜头——熟悉原著的读者都很清楚,此时正是关张在人世间的最后一次碰面。《封神榜》此时的处理有异曲同工之效,将苏护与亲女妲己最后的对眼相望进行了定格,此情此景,莫说两位剧中人,就是电视观众也是依依不舍。
最后再看一眼贤良版的苏妲己,从那时以后,芳魂已逝,父女阴阳相隔,妖后亦开始为患世间。
原著中,当狐狸精出现在驿馆作乱时,一片恐慌的是在苏小姐身旁服侍的丫鬟侍女,女流之辈如此反应合乎人情。电视剧里直接改成了担任防卫重任的家将们胆小如鼠乱作一团,既然是苏护带队送女入京,又委以重托的想必是心腹之人,冀州城所谓的精兵良将,如此无用哪有半分“冀州人马,凶如猛虎,恶似豺狼”、“人人骁勇,个个争先”的英雄气概。当然这倒与电视剧此前的设定一脉相承,冀州兵便是如此不经大用。
狐狸精吸附妲己之身,采用的是着“眼”点的手法,这一幕儿时看起来相当恐怖,这部封神带给当年我们的心理阴影,这里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已经被狐狸精吸附后的“苏妲己”,为了示观众于区别,配音的声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然这里最为画龙点睛的表演,当属苏护等人离开后,苏妲己的一声冷笑以及这个略带邪恶的眼神,尽管妆束、服饰并无变化,但给人印象完全判若两人。这些都是当年科班出身的演员最基本的功底,换作如今某些以“面瘫”著称的当红女星来演绎,那画面不敢想象。
苏妲己入宫这场戏画面拍得相当唯美,由一个模糊的远景身影,逐渐拉近镜头,以宫中纣王和群臣的视角,从制造悬念充满遐想,到揭开庐山真面目惊为天人。这组镜头也被选作了片头的精华片段中。
片头曲《神的传说》,词曲皆为上佳之作。那一时期广为流传的几部古装电视剧,主题曲的创作同样是重中之重,一部经典的电视剧流芳后世,总是离不开那些应景而有韵味的影视金曲的争相传诵。
片头歌曲:神的传说 作词:张名河(作词大家,代表作,汉宫飞燕,杨乃武与小白菜)作曲:刘念劬(国宝级作曲家,儿时音乐课本名作金梭与银梭的创作者)、马有道
演唱:谭咏麟 毛阿敏
花开花落花开花落
悠悠岁月长长的河
一个神话就是浪花一朵
一个神话就是泪珠儿一颗
聚散中有你
聚散中有我
你我匆匆皆过客
日出日落日出日落
长长岁月悠悠的歌
一滴苦酒就是史书一册
一滴热血就是丰碑一座
呼唤中有你
呼唤中有我
喜怒哀乐都是歌
看千古烟波浩荡
奔流着梦的希冀
梦的嘱托梦的嘱托
奔流着梦的希冀梦的嘱托
听万民百世轻唱
只留下神的飘逸
神的传说神的传说
只留下神的飘逸神的传说
在这里顺带介绍一下当年令观众惊叹不已的片头动画,制作者是来自美国的特效绘图师,小伙子名叫高登-摩里斯,用的是电脑制作特效。这也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次聘请外来的和尚做特效,开了大陆电视剧史上的先河。
苏妲己的美艳妆容近距离多角度欣赏下,相信当年电视机前的80后也无不怦然心动,这样的绝色佳人才是风情万种,想想现在那种被扭曲的审美观,各式蛇精脸秀出的所谓当代“美女”,相比之下可以说高下立判。
回眸一笑是国产剧表现美人的老套手法了,这里也不能免俗。
苏妲己入宫引起注意的不仅仅是纣王和群臣,直接生活的后宫也就此引发了不小的震动。镜头立刻切换到了大王后宫图,姜皇后、黄妃、杨妃这三个日后悲剧的主角齐聚一室,谈论着将带来灾难自己却浑然不觉的的苏护之女,熟悉原著的观众看到这里多半要心头一沉。
这里顺带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帝王的后宫制度,历史上与商代最接近的明文记载的相关典章制度出自《周礼》,其中规定王的后妃“编制”为:一后(嫡妻)、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而封神中这种类似“中宫、东宫、西宫”的三宫制,最早的雏形出自北魏的“皇后一人,左昭仪、右昭仪各一人”,明清时期所正式确立的后妃三宫制,实际上人数也不仅限于三人而已。民间文学为了表述理解的方便,就做出了诸如封神演义中的如下设定:“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同时期另一部神魔小说《西游记》在朱紫国一段出现了类似的情节,第69回有朱紫国国王道:“神僧东来,不知经过几个邦国?”行者道:“经有五六处。”又问:“他国之后,不知是何称呼。”行者道:“国王之后,都称为正宫、东宫、西宫。”国王道:“寡人不是这等称呼:将正宫称为金圣宫,东宫称为玉圣宫,西宫称为银圣宫。现今只有银、玉二后在宫。”
剧中姜皇后口称刚刚入宫的苏妲己为“苏贵妃”,这个封号其实是一个不大不小的BUG。古代晋选入后宫的妃嫔,如同朝中大臣、后宫宦者一样,都是要遵循一定的升阶程序的。皇贵妃是极为尊贵的名号,等级方面仅次于皇后,非帝王极度宠爱、或生有长子等大功不封者,自清代董鄂妃之后,皇贵妃更是成为副皇后或是准皇后的代名词。以上这一切,绝不是初次入宫的妲己可以享有的,必然要久经考验。小说原著定位为“苏美人”,倒是符合古代后宫晋升的逻辑。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君王昏庸误国开始总是通过不理朝政开始表现的。上一集没有找到商纣群英的集合照,这里等候上朝是倒勉强能凑成一张,依然是只缺了远征北海的闻太师。
宫廷歌舞剧又开始了,看看这些着装的暴露程度和体位变换,不能不感叹当年的上海还真是走在了时代开放的前列。不过这样的姿态,又让我想起不久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赛的场景。
这里有一首插曲奉上。不同于老版三国、西游的插曲有众多上佳之作的是,90版封神榜除了片头片尾曲经典传唱以外,插曲的水平则显得惨不忍睹,像这首《情绵绵心切切》就粗俗不堪,词曲均为下品,曲调中更有一股浓烈的黄梅戏之风扑面而来,这样的作品很难赢得电视大众的欢迎。本剧作曲刘念劬、马友道均出自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歌词:
情绵绵
心切切呀
切切心绵绵情呀
卿卿我我
我我卿卿
啊 怀抱着一片春情
卿卿我我
我我卿卿
啊 怀抱着一片春情
(念白)叫一声大王啊
人生如梦几回醒呀
莫错过呀莫错过呀
啊 这良辰美景
司天监太师杜元铣观宫中有妖气环绕,修成奏本劝谏纣王,却惹来杀身之祸,即将成为本剧中上榜的第一个牺牲品(原著中则为崇侯虎手下大将梅武,为苏全忠所斩),这样的戏份对比原作中先有云中子进剑除妖,后有杜元铣上本有所提前。这些调整大多是为了让剧情更为紧凑,提前激化矛盾。
原著中自妲己入宫以后,苏护就完全失去了线索,直到最终叛商归周才再度现身。剧作中情感细腻的苏护却不肯就此退到台后,对女儿入宫后的表现处处留心,这也是比较真实的父女感情呈现。当打听到自己女儿的反常举动后,苏护第一次表示了自己的疑惑,这也是编导们为之后的冀州侯刺妖,伏笔千里的剧情布置。
下期将更新第3集《清香阁传宝》,前情预告:真正的主角儿诸仙登场亮相,“擎天柱”大哥的真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