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the art of travel by claire - valleyrain-org/www GitHub Wiki
http://www.valleyrain.org/5-the-art-of-travel-by-claire.html
分享人: Claire Zhu 04/26/15 6:30PM
Charles Baudelaire 《The Flowers of Evil》
摘自 波德莱尔《恶之花》
Song Of Autumn
Ⅰ
Soon we shall plunge into the chilly fogs;
Farewell, swift light! Our summers are too short!
I hear already the mournful fall of logs
Re-echoing from the pavement of the court.
All of winter will gather in my soul;
Hate, anger, horror, chills, the hard forced work;
And, like the sun in his hell by the north pole;
My heart will be only red and frozen block.
I shudder, hearing every log that falls;
No scaffold could be built with hollower sounds.
My spirit is like a tower whose crumbling walls
The tireless battering-ram brings to the ground.
It seems to me, lulled by monotonous shocks,
As if they were hastily nailing a coffin today.
For whom? — Yesterday was summer. Now autumn knocks.
That mysterious sound is like someone/s going away.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
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 1969 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 敦。 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 (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 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 艺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无聊的魅 力》(2005)、《幸福的建筑》(2007)、《工作颂歌》 (2009)、《机场里的小旅行》(2009)、《写给无神论 者》(201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1993- 1997 以爱情为主题,97 年之后开始转型。
##讨论纪录 Claire: 这是我在南非旅行的时候拍下来的照片,拿来和大家分享。让我们说说旅行,那么旅 行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旅行,旅行改变人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旅行的意义或目的。到底是 散散心,看看风景还是探索未知?Raymond 游历过 50 多个国家,请 Raymond 分享一下。其他 书友欢迎分享旅行的感受。
Raymond: 因为之前在韩国,菲律宾和德国都长期居住过,所以把周围的国家都走了一遍,包 括临近的大洲,现在在美国的关系,也走了一些南美的国家,目前只有非洲和南极洲没有去过。 趁年轻有时间,所以多出去旅行。去比自己国家贫穷的国家,可以看过国家的过去。去比自己 国家富裕的国家,可以看到国家的未来。旅行之后我的体会是我会对人更加宽容,遇到事情会 想得更开。
Claire: 那么艺术呢?我们为什么去博物馆?你有多喜欢艺术?什么是艺术呢?
Sarah:这本书第一句话就吸引了我“时序之入冬,一如人之将老,俆缓渐进,每日变化细微, 殊难确察,日日累叠,终成严冬,因此,要具体地说出冬天来临之日,并非易事”我觉得译者 的文笔很好。之前我旅行从来没有想过可以艺术地旅行。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启发。
Baoluo: 我觉得本书写得很散,后来发现其实是在探索旅行和艺术的关系。
Fengsuo: 正好我刚从英国旅行回来,去逛了很多当地的博物馆,特别喜欢看博物馆里面的风景 画,这些画都是一两百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画的。能从画里看到当地从前的风俗民情,当我 开始注意画中的细节,画会给我一种流动感,不知不觉驻足很久。
Claire: 什么是艺术?书中说到了出发,动机和风景。
- 出发
于斯曼-法国小说家
想象能使我们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远比其本身丰富多彩.
我们所想见到的总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得平庸和黯淡,因为我们焦虑将来而不能专注于现在,
而且我对于美的欣赏还受制于复杂的物质需要和心理需求旅行中特定的场所.
波德莱尔对旅行的向往,喜欢火车站,中转站的人,热爱云朵,旅馆,公路,加油站。
Edward Hopper 也有几幅画作是旅行中特定的场所。
Edward 的特色是喜欢采用许多深色,制造阴暗的背景或实物,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自动贩卖店 1927
加油站 1940
火车 1908
-
动机
-
异国情调
-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以爱情为信仰,最后为爱情自杀,并且 喜欢得不到的东西。
-
James Mcneill Whistle‘s Peacock Room 1976 年 James 为贵族设计房间,并告知完工后才可供参观,直到最后一秒才给雇 主看到成品。所有的评论家都把这个房间评论为完美的金色房间。是西方人对东方 文化的向往和理解。最后,当 James 把账单拿给雇主的时候,却因为价钱太高,遭 到了雇主的拒绝。屋子的另一角至今还在 DC 的博物馆中,墙上有两只很大的凤凰, 并用了许多金钱装饰,两只凤凰争钱代表了一种讽刺。
-
Monet 的很多作品也包含了对东方的向往和理解。在我看来他同时也是一 个很重感、、情的艺术家,很多作品里都有他妻子的身影,甚至他妻子去 世,Monet 也帮妻子花了一张死去的画作。 在这幅作品中,妻子的穿上了日本和服,举起来扇子,姗姗可爱,看得出 Monet 对东方艺术文化饶有兴趣。
-
-
-
Camellie in Japanese Costume
- 风景
-
乡村和城市
William Wordsworth 诗人
光辉曾经那么耀眼 现在却从我的视线中消逝 纵使再也唤不回 那绿茵葱郁,花朵绚丽的一刻 我们不会悲伤,而是从残留中 寻找一股力量 ----颂歌《永生的宣言》
-
壮阔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若干个凝固的时间点 卓越超群,瑰玮壮丽 让我们在困顿之时为之一振 而且弥漫于我们全身,让我们不断爬升 让我们身居高处时,激发我们爬得更高 让我们摔倒时,又鼓舞我们重新站起
自然界中广阔的空间最充满善意和敬意地ᨀ示我们所有超越我们的事物。如果我们用 更长的时间与他相伴,他们会帮助我们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我们无法理解而又令人苦 恼的事情,并接受我们最终将化为尘土这一事实
-
Thomas Cole 的这系列作品《Voyage of Life》 讲述了幼年,青年,中年和老年
-艺术 - 令人大开眼界的艺术
梵高
- 对美的拥有
《有黄色天空和太阳的橄榄树》
《Country Road In Provence》
脉望斋:印象派给人一种直观的感觉,从绘画技巧来说,画家总是可以临摹得惟妙惟 肖,唯有色感是独特的,就像有的人穿衣服怎么穿都搭配得很好看,但是有的人穿衣 服怎么搭配都不好看。原作的颜色都非常大胆,给人很大的冲击。面对《Starry Night》 的原作,似乎颜料都未干。梵高的精神状态也许影响了他的笔触。因为没有留下任何 自传,所以真实的他只能从他和他兄弟的信件中推测。艺术评论加对他的评论都是加 有了自己的幻想。
书友:我反对梵高精神有问题这一说,他的很多作品就像童话,比如《Starry Night》, 虽然是在黑夜中,但是他创造出了流动感,看起来整个世界在夜空下都在慢慢运作。 画家 Mountain Winterland:我也反对梵高精神有问题这一说。画画和其它知识一样分 为 Declarative 和 Procedural 两种. 前者强调事实,可以被᧿述。在绘画上讲求和 实物一样。Procedural 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强调如何去做(比如学习骑自行 车)。
更多详细资料见 http://lrs.ed.uiuc.edu/students/sbarnett/edpsy399/declarative.html。 我之前去纽约旅行,也参观了梵高的原作《Starry Night》, 我跟着他的笔触走, 整个 作品就开始流动了,我也得以经历画者的心路历程。我建议大家学习画画,旅行到哪 里就画到哪里。画的过程会改变你看事情的角度。画画之后,人会开始变得注意细节, 会开始观察周围的事物,你可能会发现你周围的朋友饿了或生气了,因此会变得更关 心他们,从而更融洽了你和周围朋友之间的关系。
《橄榄树》
Pointillism
一种作画的方式,近看只能看到一点一点的颜色,远观可以看到画家在讲述 的实物。
Georges – Pierre Seurat
- 回归
- 习惯
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他地房间里。 - 帕斯卡尔《沉思录》
把自己的家当作旅行的目的地
###其他推荐书目:
- Peter Theil (Paypal) Zero to one
- Ben Casnocha (Linkedin) The startup of You
- Jeff Bezos (Amazon) The everything Store
- Christian Rudder (Okcupid) Dataclysm: Who We Are (When We Think No One's Looking)
- Tony Hsieh (Zappos) Delivering Happiness
Land’s End in San Franci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