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个大学里的创客实验室——交大创客空间 - swjtu-maker/action-school GitHub Wiki
2013年:一个大学里的创客实验室——交大创客空间
本文发表在无线电杂志2015年01期,总628期。
在大学里,也许您可能听过、见过很多实验室,他们或者高端大气、或者低调华丽、或者气势磅礴…,但是在西南交通大学有一个和一般的实验室不太一样的地方,它的名字叫做“交大创客空间”。这是一个创客实验室,专为创客服务,提供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台钻、冲击钻、车床、铣床、PCB打样工具、各种机械和电子工具的实验室。在这里,想法和创意不只是在脑子里,在屏幕上,还可以造出来。也许您心里嘀咕,啥是创客啊?人人是创客,只要您动手做点东西,不管是修修补补,还是发明个新产品,都是Making,都是Maker,这就是交大创客空间的理念。所以,这是一个为所有人提供开放的动手制作的地方,这些制作的活动中,随时都可能诞生创新,所以也可以说,这是一个鼓励在动手制作中产生创新的开放实验室。
图1:交大创客空间
这是一个年轻的实验室,交大创客空间成立于2013年12月16日,距今不到一年。实验室并不是白手起家,创客空间前身是一个机器人研究室,隶属于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这里有一个10人左右的机器人研究团队每年定期在这里研发一种足球机器人。2013年初的时候,这个团队的同学四处寻找适合用作机器人的通用ARM开发板来替代2812DSP的部分功能,于是就发现了Raspberry Pi项目。在Raspberry Pi板的使用过程中,渐渐地,开源硬件的文化播下了种子。接下来,同学们又了解到Arduino、Reprap项目等各种各样的开源硬件项目。同学们发现,原来可以如此快的学会一些有用的技能,学习曲线不再陡峭,实在是太好玩了。于是,那一年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个研究室的同学们都沉浸在用Arduino、Raspberry Pi制作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就在这个时候,我们了解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叫做Makerspace,或者hackerspace的地方,这里聚集了很多爱好动手的玩家,诞生了很多有趣的项目。于是大家就萌生了将这个机器人研究室变成一个创客空间的想法。恰好这一年的下半年,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启动了创新实践的教学改革,对一系列的创新教育模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创客文化就纳入到了被研究的模式之一。研究发现,创客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人们出于兴趣而动手制作,在这种制作中不断学习并实践,在这样的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诞生创新。创客文化的发展还孕育了一个完整的创业生态链条,人们在创客空间制作,在创客集市交流和展示,通过众筹平台融资和销售。于是,创客空间的建设摆上工作日程,补充设备和工具,建立制度,开设网站和宣传广告...,经过紧张的筹备,交大历史上第一个创客空间就此诞生了。
创客空间诞生以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历史悠久的成都创客坊取经,向Intel大学支持项目申请了Galileo板,搜集国内外创客空间的资料,也包括无线电杂志社出版的Make杂志合订本。由此认识了一批本地的创客兄弟、业内的一些企业、与各地的创客空间建立了联系。这时候,寒假到来,大家各自回家欢度春节。
2014年一开学,我们就忙碌起来,因为和雷锋网的合作项目“全球创客马拉松成都站活动”正式启动了,又是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在此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向同学们解释,什么是创客,创客马拉松是个什么活动。当然,同学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老师,这个活动在哪里跑?”(有点晕)。活动举办的相当成功,18个团队,100多位玩家在一起做东西,一起熬夜,那种感觉让人气血上涌,彷佛瞬间打通了奇经八脉。最后,战果也是不错的,同学们拿到了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智能跟随行李箱、自行车洗衣机、大学宿舍节能开关等作品也显示出同学们令人振奋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作为指导教师,无时无刻不被他们感动。一个信息学院的大二女生告诉我,她从来没有接触过单片机,参加这次比赛还是她第一次用单片机的板子,她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入门,并编写出了人生中第一个单片机的程序,半天就搭建出了一个跌落保护装置,真是太好玩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创客文化活泼开放的文化特质非常适合用做个性化的创新实践,坚定了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决心。
2014年4月,中国创客届的盛会MakerFaire Shenzhen举办。而此时我正好参加深圳举办的IDF。于是有幸来到现场,前前后后转了几圈后,我的感受只有一个:真是太好玩了,相信任何一个喜欢动手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趁此机会,我还去参观了柴火创客空间、Techspace开放制造车间,认识了各路“大神”。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开展了校内的创客大赛,一系列的开源硬件和3D打印的工作坊,并在5月17日,成功举办了第一次创客集市,20多个项目摆成的集市,让学校内玩家们痛快的“玩”了一天。此后,迎来了意料之外的媒体报道热潮,同学们出于兴趣制作的各种产品吸引了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成都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前来报道。开放,创新,好玩的创客文化显示出了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图2:在交大创客集市上玩智能跟随行李箱的女生
6月份,和成都地区其它创客空间一起办“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成都赛区选拔赛”活动。7月份,赴京参加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决赛和人民大会堂中美高层人文交流活动,参加创客星球电视众筹节目,参加中国电子展,举办中国可穿戴大会创客分论坛,参加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科沃斯机器人大赛,创客空间的同学们马不停蹄的忙碌着。他们在创客空间“玩”出的作品和学到的技术都派上了用场。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和成都创客坊、Intel创客俱乐部、中海国际创客中心等本地创客空间的创客们交流、探讨、一起造东西,逐渐形成了一个活跃的成都市本地创客圈子。
图3:成都创客走进人民大会堂
新的学期开始了,交大创客空间的同学们又开始捣鼓太阳能自行车、延时拍照相机、低成本Delta 3D打印机方案、物联网气象站、野生动物航拍无人机等项目,交大创客空间也被更多的同学们认识和了解。充满创新精神的创客文化正在这所历史悠久的工程名校扎下坚实的根。
作者简介:
李君,西南交通大学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工程师,交大创客空间创始人,指导教师。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