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一展厅 第三部分弦歌不辍(1937—1949) - sjtu1896/chinese-edition GitHub Wiki

第三部分弦歌不辍(1937—1949)

蛰伏“孤岛”、九龙坡曙光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交通大学师生被迫撤离徐家汇,迁往租界艰难办学。一部分师生辗转到重庆九龙坡建校。在民族危机存亡之际,沪渝两地交大人不畏艰险、自强不息坚持办学。特别是渝校2100多名师生中,后来涌现出了近20位院士,在交大历史上堪称奇迹。

拓展:

  • 护校斗争: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以后,对内加紧掠夺和压迫,经济危机日趋严重。国民政府教育部不仅经常扣押和削减交大的经费,而且下令交大停办航海、轮机两科,甚至要撤销已经开办近30年之久的管理学院。教育部的压制和打击,威胁到了交大的生存和前途。 1947年4月份,1000多名学生联名要求学生自治会出面发动护校运动,抵制教育部命令。后来校方前后与教育部几次交涉未果,彻底激怒了全校师生,“为交大生存而斗争”的口号也应运而生。
  • 5月13日,全校95%以上近2800名学生分别登上了57辆运货卡车,直奔上海北火车站,发现北站车站不卖票,更没有一辆火车。在铁路员工的帮助下,学生们找到了机车车头和货车车皮,机械系与航空系的同学们经过努力成功发动了火车,于是,车厢上贴着“国立交通大学晋京请愿专车”横幅的列车缓缓驶出车站,向南京方向进发。当列车开到麦根路大扬路口时,铁路局已经将前方一段铁轨拆除,列车不得不停止前进。为此,土木系学生立即下车,把铁轨重新铺好,列车继续前进。后来遇到铁轨也被搬走的情况,土木系的学生毫不气馁,将列车后面的铁轨拆下来,铺到列车的前方,列车又继续向西行进。
  • 终于,列车到达了真如车站,学生代表之后与教育部部长朱家骅进行了谈判,并顺利达成了“轮机、航海两科不停办,学校经费按照实际需要增加,交大校名不更改”等约定。
  • 护校运动胜利结束同时也取得了各界人士的理解与支持。交大的护校运动在交大历史上乃至上海和全国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历史上都谱写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