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会分享 - passiony/gillar_wiki GitHub Wiki

周会分享

一.目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能给大家带来什么,预期结果又是什么,这里的“大家”主要有3个主体:公司、团队、个人,每个主体对于技术学习与分享这件事件,都有不同的预期结果,下面总结了几点目的:

学习新技术,提升自我,形成技术知识体系 提升专业知识领域的经验 提升沟通和表达能力 学习和分析内容,可以帮助产品技术框架、性能、工具的推进 技术资料的沉淀,形成公司技术价值

二.如何开始

管理层统一思想,技术学习和分享是长期工作,其效果体现需要长期来看和评估 内容的质量,内容不能过浅。 明确的分享周期和分享团队,明确分享人和听众的责任 选择内容不能随意,需要针对“听众”的情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

三.如何做

1.分享成员

分享成员可以是单人或者组成2-3人小组组,研究一个课题或者项目,最后一起分享。分享可以由浅入深,可以分多期,但要保证全面和深入。

2.周期确定

分享时间规则 频次:每2-3周1次,时间冲突时,可以延期 时间:周五或周六晚上17:30 时长:60分钟内

3.分享人准备

发出大纲:提前1-2天,把自己的分享资料发出来

大纲格式,最好是markdown文档+项目工程,结构清晰。方便形成公司的技术专栏

4.听众准备

阅读资料:分享会前1-2天,需要把分享资料进行阅读,有分析显示,如果不提前看开会内容,在会议上可能听懂的内容也就20%,为了不浪费自己的生命,也应该分享前去阅读资料

5.内容选择

学习和分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家的技术水平,扩展大家认知的领域,所以内容选择建议分成2类:技术专题分享、自由主题分享。

6.如何选择内容

内容的选择,应该因团队情况和产品技术架构情况而异,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规划,从团队中了解管理、技术弱点、希望提高的方面、产品下一步的技术和框架的要求,针对规划出来的内容,进行内容的选择。

  • 技术专题分享 有针对性提升团队在某一个技术领域的专业技能 可以快速的,有针对性的使用在现有架构和产品中 往往需要由浅入深,进行循序渐进的分享
  • 自由主题分享 内容可以更广,甚至可以邀请相关非技术同学参加 更加要求分享者的表达的逻辑思维,怎么把大家不熟悉的内容,讲明白 针对分享类型,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专题分享和自由主题分享的交替
  • Reject Simple 想要分享的内容和形式NB,你就得变的NB 在内容上,我们拒绝特别简单的技术内容,不要分享安装什么什么环境、什么什么入门之类的

7.团队氛围

通过技术学习和分享,提升团队的技术氛围,加强大家的了解,提高凝聚力。

分享会提供一些饮料、好吃的,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下,免费学习知识,肯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参与进来,主动性会增强很多。

除了学习和分享,也希望大家学会感恩 感谢公司可以提供平台给大家进行分享的机会; 感谢分享人利用自己时间,准备分享资料; 感谢听众认真聆听,踊跃提问;

⚠️ **GitHub.com Fall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