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Q - mofhu/cc-trevize GitHub Wiki
FAQ of forum
复赛相关
复赛的小组赛阶段是一个上午,允许根据现场显示的得分情况继续修改代码。很多编程比赛都是允许甚至鼓励现场修改代码的,我们去年的第一届比赛也是留下了现场修改代码的时间。
官方出的5个case埋的坑应该都不一样吧 5个case应该要有各自的特点,如果都是同一个坑点,那么对某类弱于此而长于其他的算法不好评价吧 希望官方能说一下是否都是不同坑点,让我们有个心理准备 好考察全面点,不然总会有人可乘之机吧
A: 倒也不能算是坑,也是根据实际网上运行的特点总结出来的一两种极端的情况,等比赛完我们找个时间再详细介绍下吧。
楼主的建议挺好的。这个”一套算法“的问题,的确是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家对比赛的重视有些超出我们的预期,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的热心参与。
第一个背景:
本来这个比赛是没有什么对战PK的,但是因为是算法题,内部评审的时候,大家担心太枯燥,希望增加一些趣味性。而且从去年第一届的比赛经验看,PK捉对厮杀的方式很受欢迎,所以最后增加了自己设计用例进行对抗的环节。
由此就引入了另外个问题,如果选手自己的程序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用例进行优化,这个对战环节将毫无意义,所以就引入了”一套算法以及参数“的规定,然后由此带来了无穷的解释和争议。
第二个背景:
在4月份举办了一次我们公司内部的算法比赛,就是大家做的这个题目的原型。有两个选手很有意思,一个选手使用了多进程,每个进程跑一种算法,在截止时间到了以后比较各个进程的结果输出一个最优解;另外一个选手使用了遗传算法,通过不断的提交调整随机数种子,这两个选手的得分都比较高,但是最终并没有获奖,因为我们最后还有一个专家评审环节,对于这两位选手,比赛用例得分虽然很高,但是算法被评判为没有实用价值。
第三个背景:
本次校园大赛,除了想通过比赛选拔出一些编程高手外,还有一个目的,是希望看看能否找到一些好的思路帮我们解决问题,这个未来网络寻路的算法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出于这个原因,我们也按照实际业务场景规定了一套算法和参数的要求。
对于本次比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也会不断进行总结,明年还会举办第三届,争取办得更好,让大家感受到更多软件的魅力和比赛的乐趣。
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