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危机-读《浪潮之巅》之惠普公司 - lifuzu/cafe GitHub Wiki

《浪潮之巅》放在床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今早带进厕所,随手翻了一下。因为以前老东家的缘故,我直接就看了《硅谷见证人-惠普公司》这一章。

我在惠普的时候,正好经历了马克 · 赫德被迫辞职这个过程。作者在临近惠普总部的硅谷某处,用更加深入的角度,从信息服务整个产业来叙述,解释了这个过程,看过之后,吁嘘短叹。

惠普公司的衰落,有两大原因:领导者错误,和“亚洲制造”(特别是日本/中国)的冲击。这里我们主要讨论领导者问题。

领导者错误,主要是指女CEO卡莉 · 菲奥莉娜对于康柏的收购和管理才能的平庸。通过和江河日下而且亏损的康柏公司的合并,惠普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康柏加惠普的市场份额,在市场份额最低的2002~03年,它只勉强维持了康柏原有的份额。在商业史上,类似的事情时常发生,两个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公司合并后,不仅没有得到累加的市场份额,而且只达到两者合并前少的那份。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公司必定有它经营管理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合并后问题会翻倍,在竞争中更加处于劣势,从而进一步丢失市场份额。这就好比几块煤放在一起,是一堆煤,而不是能发亮的钻石,虽然它们的成分都是碳。

菲奥莉娜领导下的惠普公司本来已经问题多多(后来的马克 · 赫德解决了很多),再加上一个问题更多的康柏,成堆的问题早已超过了她的能力所能处理的范围。

其实,菲奥莉娜应该在合并之前集中精力解决内部的问题,如果她有能力解决掉这些问题的话。解决了这些问题,再进行康柏的收购应该会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在菲奥莉娜持掌惠普的接下来的5年间,惠普从一家科技公司变成了一家电器公司!它原本是和通用电气、IBM及太阳这样的科技公司竞争,现在它蜕变为和戴尔、索尼、佳能和爱普生一类的低利润普通电器。在个人电脑领域输给了戴尔、在数码相机上输给了佳能、尼康和索尼,在打印机上输给了爱普生和佳能,可以说一败涂地!

直到惠普很幸运地找到了新的舵手 - 马克 · 赫德。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