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_32 - jzhu-wrs/shih-shuo GitHub Wiki
(32)时人共论晋武帝出齐王之与立惠帝,其失孰多①。多谓立惠帝为重。桓温曰:“不然,使子继父业,弟承家把,有何不可②!”
【注释】①“时人”句:晋武帝和齐王都是晋文帝的儿子。武帝即位后,立皇子司马衷为太子(后来继位为惠帝),封其弟司马攸为齐王。齐王后任司空,参与朝政,声望很高。这时武帝的宠臣荀勖、冯紞看到太子无能,惧怕司马攸将来会继承帝位而对自己不利,就向武帝进谗言,要武帝逼令齐王离开京都,回到自己的封国去,以确保太子的继承权。齐王忧愤成病而死。
②“使子”句:承家祀,指接续王国的祭祀,即回到王国去。家指所封的王国。按:古时诸侯所封之地称国,大夫所封称家。桓温是东晋人,评价西晋的得失,他以为出齐王和立惠帝两事,从礼制上说,都是天经地义的。
【译文】当时人士都评论晋武帝令齐王归国和确立惠帝的太子地位两件事,哪一件事失误最大。多数认为确立惠帝一事失误最大。桓温说:“不是这样,让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让弟弟治理王国,有什么不行!”
上一篇 回卷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