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_068 - jzhu-wrs/shih-shuo GitHub Wiki
(68)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皆,思意不惬①。后示张公,张曰:“此二京可三②。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溢③。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任赞述焉④。【注释】①左太冲:左思,字太冲,晋代诗人,曾用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三都指魏、蜀、吴三国国都。讥訾(zī):讥笑非难。惬(qiè):满意;舒服。
②张公:指张华,张华学识广博,勇于赴义,名重一时,曾任太常、司空。二京:指东汉班固《两都赋)和张衡《二京赋)。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拟班固《两都赋》作《二京赋》;两都、二京都是指汉代的东都(京)洛阳和两都(京)长安。三:用为动问,成为二。按:这句指《三都赋》可以和《两都赋》《二京赋》鼎足而立,三者齐名。
③询:“请教;征求意见。皇甫谧(mì):字士安,博览解书,著有《高士传》,名望很高,晋武帝屡召为官,不就。
④非贰:非难、不同意。敛衽(rèn):整理衣襟,指表示敬意。赞述:称赞传述。【译文】左恩写《三都赋),刚写完,当时的人交相讥笑非难,左思心里很不舒服。后来他把文章拿给张华看,张华说:“这可以和《两都》《二京》鼎足而三。可是您的文章还没有受到世人重视,应当拿去通过名士推荐。”左思便拿去请教并恳求皇甫谧。皇甫谧看了这篇赋,很赞赏,就给赋写了一篇叙文。干旱先前非难、怀疑这篇赋的人,又都怀着敬意赞扬它了。
上一篇 回卷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