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43 - jzhu-wrs/shih-shuo GitHub Wiki
(43)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①。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②。”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③。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⑤。
【注释】①“桓南”句:公元399 年,桓玄攻据荆州,杀殷仲堪。荆州人士无不谒见桓玄,独罗企生不去,被桓玄逮捕杀害。收:收捕;逮捕。将佐:将领和僚属,十许人:十来人。罗企生:字宗伯,在殷仲堪幕府任咨议参军,掌管谋划。殷仲堪败走,文武官员没有谁送行,只有罗企生随从。②谢我:向我谢罪。
③市:刑场。何言:意思是“言何”,说什么。
④嵇康:见第16 则注①。嵇绍:嵇康的儿子。嵇康被司马昭诬害处死。但嵇绍在晋代累升至散骑常侍。永兴元年(公元304 年)晋惠帝亲征成都王司马颖,败于荡阴,百官逃散,独嵇绍以身保卫惠帝而死。罗企生引述这件事,是要求桓玄不搞株连,不杀害他的弟弟。⑤问:消息。
【译文】南郡公桓玄打败荆州刺史殷仲堪以后,逮捕了殷仲堪的将佐十来人,咨议参军罗企生也在里面。桓玄向来待企生很好,当他打算杀掉一些人的时候,先派人去告诉企生说:“如果向我认罪,一定免你一死。”企生回答说:“我是殷荆州的官吏,现在荆州逃亡,生死不明,我有什么脸向桓公谢罪!”绑赴刑场以后,桓玄又差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企生答道:“过去晋文王杀了嵇康,可是他儿子嵇绍却做了晋室的忠臣;因此我想请桓公留下我一个弟弟来奉养老母亲。”桓玄也就按他的要求饶恕了他弟弟。桓玄原先曾经送给罗企生母亲胡氏一领羔皮袍子;这时胡氏在豫章,当企生被害的消息传来时,当天就把那领皮袍子烧了。
上一篇 回卷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