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 - johanzumimvon/5_rebel_pepper GitHub Wiki

石棉(セㇰミャㇴ, 上古: 丌ャㇰメㇴ), 又名石绵, 纤维水镁石, 火浣布, asbestos(アㇲベㇲトㇲ).

石棉中含有结晶水, 温度很高的时候, 石棉失去结晶水之时, 石棉会变成硅镁水泥状易碎物.

由于石棉的纤维柔软,具有绝缘、绝热、隔音、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和耐磨等特性,在商业、公共事业和工业设施中有相当多的用途,例如耐火的石棉纺织品、输水管、绝缘板等石棉水泥制品,及各种绝热材料等广泛的应用于建筑、电器、汽车、家庭用品等。

世界卫生组织界定为一级致癌物。尘状的石棉可以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极其微小的石棉纤维飞散到空中,被吸入到人体的肺后,经过20到40年的潜伏期,很容易诱发肺尘病、石绵沉滞症、肺癌等肺部疾病。这就是在世界各国受到不同程度关注的石棉公害问题。在欧洲,据预测到2020年因石棉公害引发的肺癌而致死的患者将达到50万人。而在日本(ニホㇴ),预测到2040年将有10万人因此死亡。

古时中国谓之曰 石麻、不灰布、火浣布,用以制作绳索、布帛等。
古埃及(アエギュㇷ゚ト゚ㇲ)曾用石棉制布裹木乃伊,
古罗马(ローマ)则以此作灯芯。
近代各种行业广泛应用石棉为隔热材料、防火材料等。
18世纪的日本发明家平贺源内曾尝试以石棉,研发火浣布。

危害

1970年发现,石棉纤维对人体有害,吸入石棉粉尘不仅会导致肺部纤维化,形成肺尘病,还能诱发支气管肺癌、胸腹膜间皮瘤和其他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附属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经宣布石棉是第一类致癌物质。有鉴于此,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倾向逐渐减用甚至禁用石棉。

台湾在1989年将石棉归类为毒性化学物质,自2000年开始限制石棉的使用,并于2001年实施石棉废弃物的管理。

实验室中的石棉网

石棉网中石棉成分主要为温石棉,其为纤维状富镁层状硅酸盐矿物,化学式为Mg₃Si₂O₅(OH)₄,其元纤维直径在纳米量级,每束纤维为数百万元纤维的聚集体,在外力作用下会剥离开来,可以逸出漂浮在空气中。含有大量石棉组分的石棉网,当其受热温度较高时,其中的温石棉纤维会逸出,污染空气。为探究石棉网的组成、结构信息,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石棉网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能谱仪对石棉纤维定性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其中的石棉组分进行定量分析,最后结合数据与石棉网使用现状,简要探讨了石棉网使用的潜在危害性,应鼓励学校采购电炉或恒温磁力搅拌器代替酒精灯石棉网,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和条件。

如欧盟在1999/77/EC指令中要求成员国自2005年起终止石棉制品的生产和使用,韩国在2009年禁止使用石棉,德国在1993年完全禁止使用石棉产品。在中国,石棉开采与其制品加工是某些地区的支柱产业,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棉储量国、开采国和消耗国,尚未禁止石棉制品的使用。

陈天辉等发文建议全面禁止石棉使用

近日,浙江省医学科学院陈天辉研究员以第一兼通讯作者的身份与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Xiao-ming Sun、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Toronto General Hospital)的Licun Wu二华人科学家在JAMA Oncology发表题为 High time for complete ban on asbestos u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在发展中国家完全禁止使用石棉的时候到了)”的论文,讨论了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如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石棉使用和暴露的当前情况,尤其是和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关系,并建议全面禁止石棉的使用。

背景

大量证据表明:所有形式的石棉对人类都有致癌作用。长期暴露于石棉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发病率有关,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罕见但高度侵袭性的癌症,预后很差。大多数间皮瘤发生在胸膜和腹膜。由于石棉暴露后间皮瘤潜伏期可达20~50年,即使完全禁止使用石棉,间皮瘤的发生率仍旧将显著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世界大约有1.25亿人在工作场所接触石棉,每年有超过10.7万工人死于与石棉有关的疾病。此外,数千人死于家庭中的石棉暴露。

国际间皮瘤研究小组(iMig)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国际间皮瘤研究小组第14次会议于2018年5月2日至5日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渥太华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500多名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参加了这次会议。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及在海外工作的华人代表们(包括所有共同作者)聚在一起讨论了主要发展中国家(如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石棉使用和接触的现状。我们预测,这些国家将面临一场由使用石棉引发的空前规模的公共卫生危机。

全球现状

尽管许多国家已经减少或禁止开采和使用石棉,但仍有一些国家继续生产和/或消费石棉。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石棉生产和消费都有所下降,发布石棉使用禁令的国家也增加了。

根据Flanagan报告(美国 地质勘测“2016年矿产年鉴”),2016年全球石棉消费量估计为137万公吨。全球前五大消费国,包括印度(308000吨)、中国(288000吨)、俄罗斯(234000吨)、巴西(120000吨)和印度尼西亚(114000吨),合计约占全球石棉消费量的80%。因此,石棉相关疾病的发病率,特别是恶性间皮瘤,将不可避免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2016年全球石棉产量估计为128万公吨。俄罗斯是最大的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54%),其次是巴西和中国(各自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6%)。

中国的石棉暴露

由于快速的工业化,到201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棉消费国,并在2014年至2016年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来自Flanagan报告)。为了满足中国建筑业的需求,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石棉。2014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了有关规定(温石棉行业准入标准),要求开采和加工温石棉的工人穿防护服;但是,并未全面禁止使用温石棉。温石棉在北京的使用有限,但在中国其它地方仍然普遍使用。正如预期的那样,由于石棉暴露后潜伏期较长,中国间皮瘤发病率的高峰将要比许多工业化国家晚。

许多从事各种行业的中国工人在工作场所接触石棉。在中国,石棉暴露通常发生在主要的建筑或重建(包括建筑材料的制造)场地和造船厂。在锅炉和保温管道附近工作的人也经常处于风险之中,并且这些工人的家庭同样容易受到影响,因为工人的衣服也被石棉污染了(衣服带回家)。石棉暴露信息的收集变得复杂:尤其对于使用短期合同工或临时工的商业和工业场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收集石棉暴露的流行病学数据。

尽管了解了石棉使用带来的健康风险,但历史记录表明,许多在其设施中使用石棉的公司忽视了这种材料的危险性,继续使用含石棉的材料。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温石棉消费国和生产国。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生病员工的经历逐渐为人所知,中国政府开始考虑实施法律来规范石棉的使用。未来,中国可能面临石棉使用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

全球禁止石棉的努力

早在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敦促其成员国防止在工作场所和环境中接触致癌物,以预防间皮瘤和其他癌症的发生。到2007年,世界卫生大会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一项的全球(主要是在仍然使用大量温石棉的发展中国家)行动:消除石棉相关疾病。

2010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和3个主要国际卫生组织(世界公共卫生组织联合会、国际职业卫生委员会、国际工会联合会)呼吁在全世界禁止使用石棉。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013~2020年全球计划,其中描述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动计划,以帮助本组织近200个成员国减少石棉相关疾病(特别是间皮瘤)的发病率。由于大多数国家已经禁止使用石棉,只有少数国家(特别是发展迅速的国家)继续大量使用石棉。因此,即使现在开始禁止使用石棉,间皮瘤的发病率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将继续增加。相应地,我们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来证明石棉消费与间皮瘤发生率之间的有力关联(图1)。

       图1:描述石棉消耗量与恶性间皮瘤预期发病率关联的理论模型

注:蓝色曲线代表禁止使用石棉的国家;橙色曲线表示仅减少使用但未发布完全禁令的国家。实线显示石棉的消耗量,虚线显示基于潜伏期估测的恶性间皮瘤预期发病率。在禁止使用石棉的国家,恶性间皮瘤的发病率可能已经达到顶峰。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如仍在使用大量石棉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其发病率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迅速增加。

总结

由于大多数国家已经禁止使用石棉,只有少数国家(特别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仍在大量使用石棉;其中,中国和俄罗斯是最大的用户。因此,石棉相关疾病(特别是恶性间皮瘤)的发病率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将显著增加。因此,现在是发展中国家全面禁止使用石棉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