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ck on Life's Door - jason2960/CogMovies GitHub Wiki
电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之一,就如诗歌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之一一样。
我们每个人都曾走进过电影院,但我们是否知道:电影是什么?
电影是20世纪的说书人;
电影是一面照见自己的镜子;
电影是带领我们超越日常生活的媒介;
电影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目击者、记录者和见证者;
电影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是把我们联结在一起的触媒。
戴锦华教授如此谈电影。电影永远不止是电影,电影是生活的隐喻。
到我们这个年纪,之前的过往经历,决定了我们喜欢吃什么食物,是喜欢北方的面,还是南方的米饭;喜爱穿什么衣服,是正式体面,还是运动休闲;是喜欢读小说,还是偏爱看电影。我喜欢吃面,更爱看电影。
张爱玲,纳博科夫,艾柯都很厉害,他们的作品都是经典,如《红玫瑰和白玫瑰》,《洛丽塔》以及《玫瑰之名》。这个世界丰富多彩,艺术也千姿百态,小说里有唐·吉诃德,有贾宝玉,电影里则有陈蝶衣和安迪·杜佛兰,同样的经典,不一样的生命和色彩。相对于文字,电影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另一种语言。
时下人们对电影、戏剧和电视的消费是如此的如饥似渴、不可餍足。人们从屏幕中寻找着能带给自己慰藉,灵感的故事。故事自它诞生以来,就不断在寻求整治人生混乱的方法,洞察人生的真谛。人类之所以需要故事,也是进化生存优势效应带来的必然结果。我们对故事的欲望反映了人类对捕捉生活模式的深层需求,这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实践,而是一种非常个人化和情感化的体验。
电影对现代人,已如吃饭穿衣。一个月读完一本书,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每个人都会在一个月里看一部电影。何况在这个低头看手机的时代,多少人没有电视剧连饭都吃不下去。那么喜欢电影的你是如何看电影的呢?你又从电影中收获什么了呢?
我们去看电影,进入一个令人痴迷的新世界,去设身处地的体验一份初看起来似乎并不同于我们,而其内心却又和我们息息相通的另一个人的生活。体验一个虚构的世界,却照亮我们的日常现实。我们并不希望逃避生活,而是希望发现生活,以焕然一新的试验性方式,去运用我们的思想,宣泄我们的情感,去欣赏,去学习,去增加生活的深度。
麦基在《故事》中这样盛赞电影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我认为并不为过。电影带给我们希望,而非给我们逃避生活的借口,它引导我们思考,协助我们宣泄情感,带领我们去欣赏美,去学习知识,去体验生活的厚度。然而不是每部电影都能带给我们这样的体验和收获,不是每部电影都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宣泄我们的情感,值得我们去学习,能增加我们生活的厚度。
只有那些经典电影才会对看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当然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观看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经典如《天堂电影院》,如《一一》,如《霸王别姬》……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熟女的体香和小男孩梦遗后的混合味;《末代皇帝》的音乐,听得人骨头酥软;《老无所依》阴郁,《朗读者》悲悯;《色戒》是冷冰冰的金属味;《小鞋子》善良;《指环王》是檀木香味,《美国往事》是老仓库的味道;《罗马假日》里的罗马,才是真正的罗马;《天使爱美丽》让人热爱巴黎;《白丝带》丑恶《小城之春》苦闷《2046》颓废;《归来》是老房子的味道,燃煤、老家具和饭香味混合;《立春》刻薄,《机器人总动员》甜,《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苦;《现代启示录》是犯浑;《东邪西毒》是骄傲,“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美丽心灵》让人发现数学竟然可以这么美,拯救了我噩梦一样的,“a,水龙头灌满一水池要8小时,要是把b水龙头一起打开的话只要3小时”……
经典总是美的,而美的东西,模因是共通的,意象,隐喻,多层级的社会意向性,最小故事模型,空间先行,时空变形……
认知写作学里面的认知科学是人底层的认知特征,它们不但适用写作,电影同样可以。那么,视角,组块,卡片,呈现,隐喻,意象,故事,时空变形这些熟悉的术语体系在电影中是什么样的呢?
你想从《云图》,《本杰明巴顿奇事》中领略时空变形的魅力吗?
《大鱼》中的人生隐喻你看懂多少了?贾樟柯的《天注定》中的马,鸡,蛇,鱼四种动物的各自隐喻着什么呢?
你想从《心迷宫》和《看不见的客人》中体验社会意向性的烧脑与魅力吗?
日本导演新藤兼人的《裸岛》是“默说”的典型。整部片子没有一句台词和对白,无声,却震撼。
还记得《海上钢琴师》中 1900 弹的那段绝妙无比的琴吗?那一刻,钢琴就是他的笔,写谈出宴会上不同阶层各色人物的性格,这也是一种呈现。
认知写作学的课程结束了,而我们的英雄之旅才启程,你愿意和我来电影的世界,破解认知写作学的密码吗?
写在后面:
- 想知道我为什么发起这个活动,请移步我为什么做这件事
- 如何写观影卡片,可以参考这里,观影卡片撰写指南,仅供参考,你完全可以以字的习惯和方式写,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卡片的习惯,和你输出卡片的内容。
- 电影 主题 卡片这里是我初步整理的一些自己看过的经典电影,也欢迎你补充。
- 写作课知识点对应影评清单这里是以认知写作学课程知识点为导向的影单,期待我们共同商讨后完成。
如何玩? 我自己也是第一次尝试,我喜欢电影,愿意和更多的人分享电影,分享生命故事。以下是我暂时想到的一些点:
- 大家都很忙,所以线下讨论,活动不会很频繁,暂定一个月一次线下活动,看一部电影,聊聊生活,品品电影,写张卡片。
- 线下活动流程,先在微信群里讨论好本月要看的电影,然后在GitHub(已经建立好仓库,大家可以fork)上发布issue,确定参加人数后,约好时间地点,寻找合适的场地,共同看电影,讨论感想,收获等,写卡片,把卡片沉淀在issue下,每次活动结束后由一位小伙伴整理成一篇文章(如果能玩起来,后续在决定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外分享)可以发布到你(整理的小伙伴)自己的输出平台上哦。
- 大家也可以小组的形式,各自看电影,然后线上(ZOOM会议的方式)讨论,少则二三好友,多则十几二十均可,开心就好,如果能开个issue,沉淀卡片更好。
以上玩法都可商讨,调整,更改。也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说出你觉得好玩的玩法,推荐自己喜欢的电影,后期,我会整理出一个观影清单来,方便我们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