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者模式 Orchestrator - daniel-qa/RooCode GitHub Wiki

協調者模式 Orchestrator

新增的 協調者(Orchestrator) 模式正是要解決模式過多不知如何選擇的問題,現在只要選擇協調者模式,跟他說專案需求,之後協調者就會自動去調用不同模式來完成專案

例如會先把需求交給 Architech模式,讓它規畫專案的架構以及要進行的Todo list,完成規劃後再調用 Code模式 開始寫程式

有問題發生時會再調用 Debug模式 修改錯誤

比起其他的 AI Coding 開發工具,Roo Code 寫出的專案是我認為品質最佳的 ,主要也是因為有這麼多模式可以調用,雖然其他工具也能自定義,不過整合度還是比自己定義的要好


協調者模式通過以下方式協調和管理工作流程:

  • 將大型任務分解為子任務: 協調者模式將複雜的任務分解為更小、更易於管理和執行的子任務。

  • 委派子任務給適當的模式: 每個子任務都會委派給最適合執行該任務的模式。例如,編寫程式碼的子任務會委派給 code 模式,設計架構的子任務會委派給 architect 模式。

  • 追蹤和管理子任務的進度: 協調者模式追蹤每個子任務的進度,確保它們按計劃執行。

  • 協調子任務之間的依賴關係: 協調者模式協調子任務之間的依賴關係,確保一個子任務的輸出可以作為另一個子任務的輸入。

合成子任務的結果: 當所有子任務都完成時,協調者模式會將它們的結果合成為最終結果。

總之,協調者模式就像一個專案經理,負責將大型任務分解為更小的任務,將這些任務委派給適當的人員,追蹤任務的進度,並確保所有任務都按計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