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 - andrewxiechina/andrewxiechina.github.io GitHub Wiki

肝主疏泄

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 调畅气机: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 调节精神情志:疏泄不及,则表现为抑郁寡欢、多愁善虑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烦躁易怒、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等。
  • 促进消化吸收: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和分泌、排泄胆汁而实现的。
  • 维持气血运行
  • 调节水液代谢
  • 调节性与生殖
  1. 调理冲任:女子以肝为先天”,若肝失疏泄而致冲任失调,气血不和,从而形成月经、带下、胎产之疾,以及性功能异常和不孕等。
  2. 调节精室:肝之疏泄与肾之闭藏协调平衡,则精室开合适度,精液排泄有节,使男子的性与生殖机能正常。若肝之疏泄失常,必致开合疏泄失度。其不及,可见性欲低下、阳痿、精少、不孕等;其太过,则性欲亢奋、阳强、梦遗等。故曰:“肝为阴中之阳,其脉绕阴器,强则好色,虚则妒阴,时憎女子”

“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

肝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称。

  • 贮藏血液:肝不藏血,不仅可以出现肝血不足,阳气升腾太过,而且还可以导致出血。
  • 调节血量: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人体各部分的血液需要量也就相应地增加,于是肝脏所贮藏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输布,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
  • 肝藏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血液亏虚。肝血不足,则分布到全身各处的血液不能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可出现血虚失养的病理变化。如自失血养,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筋失所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以及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二是血液妄行。肝不藏血可发生出血倾向的病理变化,如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

肝主生血

“肝血不足,则为筋挛、为角弓、为抽搐、为爪枯、为目眩、为头痛、为胁肋痛、为少腹痛、为疝痛诸证”(《质疑录》)。

肝的生理特性

  • 肝喜条达:条达,舒展、条畅、通达之意。抑郁,遏止阻滞。若肝气升发不及,郁结不舒,就会出现胸胁满闷、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等症状。如肝气升发太过,则见急躁易怒、头晕目眩、头痛头胀等症状。肝的这种特性与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
  • 肝为刚脏:性则恣横欺凌,延及他脏,而乘脾、犯胃、冲心、侮肺、及肾,故曰肝为五脏之贼。
  • 肝体阴而用阳:从肝的生理机能来看,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动主升,按阴阳属性言之,则属于阳;肝风内动,引起眩晕、肢麻、抽搐、震颤、角弓反张等症状主动。
  • 肝气与春气相应:东方、风、木、春季、青色、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