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丸 - andrewxiechina/andrewxiechina.github.io GitHub Wiki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9g)。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现代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9g,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干姜:方中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 人参:人参为臣,性味甘温,补气健脾。 白术:脾为湿土,虚则易生湿浊,故用甘温苦燥之白术为佐,健脾燥湿。 甘草:一为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二为缓急止痛;三为调和药性,是佐药而兼使药之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中焦脾胃虚寒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脘腹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虚寒甚者,可加附子、肉桂以增强温阳祛寒之力;呕吐甚者,可加生姜、半夏降逆和胃止呕;下利甚者,可加茯苓、白扁豆健脾渗湿止泻;阳虚失血者,可将干姜易为炮姜,加艾叶、灶心土温涩止血;胸痹,可加薤白、桂枝、枳实振奋胸阳,舒畅气机。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4.使用注意 湿热内蕴中焦或脾胃阴虚者禁用。
理中干姜参术甘,温中健脾治虚寒,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