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壁面处理概述 - Wangwg1027/SCO2byFluent GitHub Wiki

壁面的存在对湍流的影响很大。显然,湍流的平均速度场受到壁面处防滑条件的影响。然而,壁面的存在也以不平常的方式改变了湍流。当非常接近壁时,粘性阻尼减少切向速度波动(运动学阻塞减少正常波动)),而在近壁区域的外围,由于平均速度有的较大梯度,湍流动能迅速增强。近壁面建模显著影响数值解的保真度,因为壁面是平均涡量和湍流的主要来源。毕竟,正是在近壁区域解变量具有较大的梯度,动量和其他标量输运发生得最为剧烈。因此,近壁面区域流动的准确表示决定了壁面边界湍流流动的成功预测。

大量的实验表明,近壁区域可以被细分为三层:

  • 1.粘性底层(y+ < 5) 。特点:流动几乎是层流,(分子)粘度在动量和热量或质量的传递中起着主导作用。
  • 2.缓冲层(5< y+ < 30)。 特点:流动速度与壁面距离无明显函数关系,分子粘度和湍流在动量和热量或质量的传递中的影响同样重要。
  • 3.对数层 或 全湍流层(30< y+ < 300)。特点:湍流在动量和热量或质量的传递中起着主要作用。

QQ截图20221125163055

图片1

  • y: 径向位置
  • v: 动力粘度
  • τ:切应力
  • ρ:流体密度
  • v* : 摩擦速度

壁面处理的方式:(1) 壁函数 (2) 近壁面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