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贴by咸鱼 - ThyrixYang/nju_cs_kaoyan GitHub Wiki
书目
数学:张宇18讲,李永乐线代,王世安概率论。660题做了可能200道选择然后就没动了。然后就是张宇4套8套。(105)
政治:大概10月中开始,精讲精炼,1000题,风中劲草,四套,八套,基本就这些东西。(68分)
英语:自我感觉阅读水平挺不错的,就做了20年真题(有两套没时间做)。(73分)
专业课(135分):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那个足够了,题可以做王道计网。
操作系统:费翔林(参考书),题依然是王道。
数据结构:殷人昆(参考书),大概翻了一翻,我自己感受不到有什么作用。
算法设计:英文版参考书,翻了一翻,还是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东西的(我感觉看不看差不多)。南大黄宇有一本书,买了几乎没动过。南大每年都要出个NP之类的选择我也是醉了,算法就没别的能出的题了吗。。。
计算机系统基础:袁春风的课本和配套习题,那个习题一定要好好做,全部做清楚的话,基本不会出现不会做的题。
离散数学:屈琬玲就可以,不过ppt是要仔细看的。
编译原理:我是直接看的龙书(非教学版),不过在复试前两周才知道有ppt。
一点经验
南大专业课书很多,而且都很厚,也没有408有那么多人分析。比较不容易抓住重点。我作为跨考,还是比较怂的。。。所以专业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10月初做完17数学的时候蜜汁膨胀,然后就没怎么看数学,几乎都在怼政治和专业课。
个人经验,所有科目以他们本科的ppt做大纲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现在出题的老师基本就是写ppt的那些人。那么他显然不会出他自己都没提到的东西,同时是不是重点也可以从ppt上大概推断一下。如果有课后作业,必须做,那是老师认为你必须会的东西,考试就算要难,也不可能偏离这个太多。(不过我并没有看初试科目的ppt,貌似有的都是年代久远的版本。。。)
近几年的本科期末试卷可以看一下。
实际上往年真题我没怎么看,仔细看了的也就是前两年的。5年甚至10年以前的真题没什么意义,他们的参考书,教学出题的老师,重点啥的可能都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看10几年以前的题目,我只能说看看就好(好多东西真的是见都没见过)。。。
有多的时间,可以看课后习题(南大出的那几本书)。理由同上,上课和写书和出题的是同一波人。
关于算法和数据结构,由于我本科是搞ACM的,所以绝大部分东西都会,看书的时候有些不会的东西注意看了一下,但是这些东西似乎根本就不可能考?。。。
系统的看课本的话我可能看了2~3遍,王道大概是2遍。加一个南大CS考研群大概可以促进你多翻书。这个东西其实不是看多少遍的问题,关键还是看你看的仔细程度。
非常重要的一点,南大现在选择题越来越少,大题越来越多,虽然把王道选择做好多遍仿佛很有成就感,但是。。。。简答题需要注意细节,注意看课本上的例题之类的怎么答的。自己必须多写,考试的时候没什么时间让你思考如何表述,平时就要积累。王道大题也是,光看懂不行,必须要看到,再过几周翻出来做的时候,不看答案就能写出来的程度。
关于找导师
-
等初试分出来,如果初试分够高录取比较稳,最好在开学之后,复试之前联系(注明分数)。分不高的话老师会告诉你欢迎云云,然后教你复试过了再来,这样和没联系差不多的。
-
你可以直接联系某个组的负责人,也可以直接联系导师个人。当然是越精确越好,否则即使某个组要你,导师也是随缘(大概率是没人去的导师咯)。但是由于大部分人对于导师没什么了解,所以联系某组leader大概可以节省你反复被告知没有名额的痛苦。。。如果认识学长或者学姐,就问一下导师的情况。
-
联系方式主要就是发邮件,附上简历。表明你硕士要干嘛(科研or写代码?),联系导师个人可以表现一下对他的仰慕,但是差不多就行了,谁都知道你是这几天才知道这个人的。。。想科研的话表现一下对科研的憧憬,有方向又计划是最好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代码能力很好,那么你要做好准备,老师要你有可能就是去搬砖的(当然做科研的人很少,你有优势尽量写上)。
-
简历不能太短,但是太长也不好,控制在一页就行了,多了也没人仔细看。突出你的优点,尤其是代码能力,科研能力,数学,英语,竞赛之类的。别的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没得写就写一下,大部分导师对你这个没啥兴趣。导师要么是要你去给他搬砖,要么是要让你发论文(就是他指导你发的),记住这一点。
-
你可以同时给多个老师发邮件,最后选一个要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