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p_static - ShenYj/ShenYj.github.io GitHub Wiki
-
静态成员:被static修饰的成员变量\函数
- 可以通过对象(对象.静态成员)、对象指针(对象指针->静态成员)、类访问(类名::静态成员)
-
静态成员变量
- 存储在数据段(全局区,类似于全局变量),整个程序运行过程中只有一份内存
- 对比全局变量,它可以设定访问权限(public、protected、private),达到局部共享的目的
- 必须初始化,必须在类外面初始化,初始化时不能带static,如果类的声明和实现分离(在实现.cpp中初始化)
-
静态成员函数
- 内部不能使用this指针(this指针只能用在非静态成员函数内部)
- 不能是虚函数(虚函数只能是非静态成员函数)
- 内部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变量\函数,只能访问静态成员变量\函数
- 非静态成员函数内部可以访问静态成员变量\函数
- 构造函数、析构函数不能是静态
- 当声明和实现分离时,实现部分不能带static
-
非静态成员变量
class Person { public: int m_age; }; int main() { Person p1; p1.m_age = 10; Person p2; p2.m_age = 20; Person p3; p3.m_age = 30; }
内存互不干扰,分别存各自实例的变量值
-
静态成员变量
class Person { public: /// 此处不能初始化,初始化会编译报错 static int m_age; }; /// 初始化静态成员变量 /// 静态成员变量需要在类外面初始化, 并且不能在初始化的时候重复添加 static 关键字 int Car::m_age = 0; int main() { /// 方式一: 通过实例对象访问 Person p1; p1.m_age = 10; Person p2; p2.m_age = 20; Person p3; p3.m_age = 30; /// 方式二: 通过类名访问 Person::m_age = 400; /// 方式三: 对象指针 Person *p = new Person() p->m_age = 400; delete p; /// 四次访问的是同一块内存,最终m_age的值为 400 }
使用 static 关键字后,m_age 变成静态成员变量,全局就一份内存,不依赖于实例对象而存在
-
静态成员函数
class Person { public: /// 此处不能初始化,初始化会编译报错 static int run() { /// 作用域内不允许使用this } }; int main() { /// 方式一: 通过实例对象访问 Person p1; p1.run(); /// 方式二: 通过指针 Person *p2 = new Person(); p2->run(); /// 方式三: 通过类名 Person::run(); }
通过汇编对比普通成员变量和静态成员变量 普通成员变量: 操作栈空间内存 静态成员变量: 操作一个固定内存地址(ds 数据段) 普通全局变量: 操作一个固定内存地址(ds 数据段)
静态成员变量和普通的全局变量存放的相同区域,都是全局区
class Person {
public:
static int m_age;
};
int Person::m_age = 10;
class Student: public Person {
}
int main() {
/// 打印两个内存地址是一样的
cout << &Student::m_age endl;
cout << &Person::m_age endl;
return 0;
}
静态全局变量与全局变量的区别就是被限制了作用域和访问方式
int Person::m_age = 10;
int Student::m_age = 5;
class Person {
public:
static int m_age;
};
class Student: public Person {
static int m_age;
}
int main() {
/// 打印两个内存地址是不一样的
cout << &Student::m_age endl;
cout << &Person::m_age endl;
return 0;
}
给派生类硬写一个同名的静态成员变量,那么就是两个独立的内存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