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JoanJiao/TokenEconomyBook_Chinese GitHub Wiki

代币之于 Web3 就像网站之于 Web1。随着 1991 年 WWW 的出现,蒂姆·伯纳·李 (Tim Berner Lee) 引入了一个新标准,使得我们只用几行代码就可以创建具有视觉吸引力的网页,并通过链接在互联网上冲浪,而不是使用命令行界面。早在 1990 年代初期,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如何编写 HTML 代码,或者如何创建吸引人、有意义、且用户友好的网站。我们花了将近十年时间才弄清楚如何使用在线目录和在线广告牌之外的网页,在这个过程中,Web2 出现了。如今当我们试图理解加密代币可以做什么时,其情形与早期的 Web 时代十分相似。虽然使用几行代码创建代币同样很容易,但对于如何应用这些代币的理解仍然非常模糊。尽管在撰写本书时 “Coinmarketcap” 上已经有超过 5400 个公开交易的代币,但这些代币中的大多数仍然缺乏适当的设计,其中许多代币可能会因此而很快失败。

该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正在迅速发展,具有颠覆许多行业的潜力,特别是涉及到政府和公共治理的货币和金融。然而,我们目前缺乏最佳实践,同时还要应对无数的技术和法律挑战。我们还缺乏对于其技术机制、潜力、威胁、技术状态以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的相关教育。

诸如“智能合约”、“加密货币”和“代币”之类的流行语加剧了人们对它们到底是什么的困惑。片面和偏颇的知识似乎一直在增加,但关于 Web3 网络为何以及如何被证明是未来几年最大的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之一,相关讨论仍然模糊不清。媒体不断提到加密货币,即使在谈论非货币代币时,也会将底层区块链网络简化为投机对象,而不是关注它们首先提供了一个可以解决当今互联网诸多问题的有前途的治理基础设施,这些问题包括:(a) 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私人数据会发生什么,(b) 商品、服务和金融支付的供应链缺乏透明度,以及 (c) 互联网缺乏固有的支付结算层,使得我们被迫依赖亚马逊、Airbnb 或 Uber 等可信的互联网平台。

该行业一直将“区块链”与“比特币”区别开来,从而制造了一种通常具有误导性的人为鸿沟。人们似乎对比特币是一个区块链网络这一事实知之甚少,它 (a) 由大多数互不相识的人在全球范围内管理,并且 (b) 基于共识协议 (c) 用本地代币激励所有网络参与者所做出的贡献。治理规则与本地区块链代币的铸造有关。因此,比特币代币可以被视为分布式互联网部落比特币网络的货币,网络参与者可以获得比特币奖励。就像以太坊是分布式互联网部落以太坊网络的货币,或者 Sia 是 Sia 网络的本地货币。比特币网络和其他分布式账本都代表了一个集体维护的公共基础设施,是下一代互联网的骨干,加密社区将其称为 Web3。

虽然早期的代币最初只是作为底层区块链协议激励计划的一部分而铸造的,但随着以太坊网络的出现,代币已经在技术堆栈中得到了提升。以太坊让发行代币变得既便宜又容易,只需几行代码就能创建一个简单的智能合约,而无需构建自己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然而,挑战在于大多数人仍然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代币,或者如何正确地设计它们。其他的挑战包括:技术挑战、目标驱动型代币的可持续机制设计、不明确和分歧的立法,以及缺乏对这种新兴“代币经济”的潜力和威胁的教育。

因此,本书的目标是首先概述 Web3 的基本构建块(第 1 部分),并介绍最重要的 Web 应用程序,例如智能合约、DAO 和代币,重点关注它们的社会经济影响(第 2 部分)。第 3 部分将深入探讨对货币、金融和经济的影响,并解释基于 Web3 的去中心化金融应用程序(俗称 DeFi)如何导致货币、金融和实体经济概念的融合。第 4 部分将分析选定的用例,并以“如何设计自己的代币系统”实践指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