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端分离的情况下国际化方案 - Nayacco/submarine-admin-backend GitHub Wiki
国际化的过程,分为两步
- 确定语言环境
- 针对语言环境展示不同语言的文字
确定语言环境
对用户来说:
- 页面提供切换功能,用户可以选择语言环境。
- 系统自动判断语言环境,自动展示对应的语言文字。自动判断语言环境,可以是前端浏览器获取,也可以是后端服务根据请求头的相关信息(如时区、IP)等信息来判断。
做的好的话,可以做成先自动判断,然后以用户选择为最高优先级。
需要注意:
- 无论用哪种方式,确定好语言环境后,需要前后端保持一致。
- 前端、后端,最好只有一个地方判断语言环境,判断好之后,通知另一方
优势比较:
- 前端实现比较简单
- 后端实现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判断规则
对于我们的项目来说,前端判断足以满足需求。因此,统一在前端判断语言环境。
针对语言环境展示不同语言的文字
确定了语言环境后,需要针对不同的语言展示不同的文字。
需要国际化的地方有:
- 前端的菜单、按钮、静态页面上的文字
- 后端返回的数据的国际化
可能的做法有三种:
-
完全后端来做
前后端分离情况下,前端的静态页面不从后端获取,后端无法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展示不同的文字。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
-
前后端都做
前后端分离,那么静态页面,由前端来做国际化。后端返回的信息,由后端来做国际化。
这个方案:
- 前后端都做,职责不单一
- 如果要修改,某些返回的提示信息,需要修改后端服务,可能需要重启(或者不重启,采用提示信息存数据库的方案),带来新的复杂度
因此,放弃这个方案。采用完全由前端做国际化的方案。
后端不关心当前的语言环境。前端判断语言环境之后,自己用就可以了,不用传给后台。
有个例外情况,就是对于用户产生数据的国际化。 一般来说,用户产生数据,不需要国际化。但是某些情况下,用户产生的数据,需要展示给不同国家的人(比如,淘宝的商品介绍),那么此时我们会提供给用户功能,针对不同的语言环境,用户产生不同的内容数据。这种情况下,后端需要关心语言环境。
-
完全前端来做
静态页面的国际化,前端做起来很容易。后端返回数据需要特别处理一下。
后端返回的数据大概分为两类:
- 用户产生的内容信息
- 用户操作的提示信息(保存成功、参数错误等提示信息)
第一类信息一般是不需要国际化的(见上一条),第二类信息是需要的。
后端需要对返回给用户的提示信息,做统一格式的返回。
基本上返回的信息,需要包含一个code,表明正确或错误的类型,前端根据这个code做翻译,显示不同的文字。
一个完整的后端返回信息如下(见 SpringBoot统一错误处理):
{ "status": 404, "code": 40483, "message": "Oops! It looks like that file does not exist.", "developerMessage": "File resource for path /uploads/foobar.txt does not exist. Please wait 10 minutes until the upload batch completes before checking again.", "moreInfo": "http://www.mycompany.com/errors/40483" }
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做裁剪,最终决定:
- 返回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容,比如一个User或User List,一类是提示信息
- 对于内容信息,直接返回内容
- 对于提示信息,无论正确还是错误,统一返回一个
Result
后端返回
Result
的格式为:{ "code": 2000, "msg": "", "data": "" }
code
表明正确或错误的提示种类,前端根据code
去不同的语言环境文件里找 提示字符串- 提示字符串,有可能有占位符,需要数据填充,
data
里就有需要填充的数据。data
的格式不固定,既可能是一个字符或数字,也可能是数组或对象等等。data
里除了可以放“替代占位符的数据”之外,还可以放其他前端需要的内容,比如返回重置后的密码等内容。 msg
的内容是某一种语言的提示文字,我们这里选定了中文。这个文字,对于后端人员来说,可以知道code
代表的msg
是什么样的(后端在定义返回结果时,定义一个枚举ResultStatus
,有code
和msg
,msg
就是对code
的描述)。对于前端来说,如果前端不需要支持国际化,那么可以不用根据code
查找国际化文件。直接根据msg
和data
来提示就可以。
Bean Validation 的国际化
这里,Bean Validation表示的是 JSR 303规范
Bean Validation 通过在字段上加注解的方式来校验数据,并抛出对应的异常。
由于 Bean Validation 自带了国际化,根据枚举类型,或者注解上的message进行错误提示。
我们想把我们的枚举ResultStatus
应用在注解上是不可能的,注解上没法用枚举。其他也没有比较优雅的定义错误码code
的方式。因此,我们的错误处理机制在这里是失效的。
另外,考虑一种情况:一个字段,假设是 userName 为空了,后端最多提示出来 “userName不能为空”,无法提示“用户名不能为空”。这里的问题是 userName代表的label是在前端指定的,后端是不知道的。这种情况下,后端无法提示出对用户友好的错误提示。 因此,Bean Validation 自带的国际化方案也不好用。
权衡之后,最终的方案是:
- 前后端的 Bean Validation 保持一致,或者前端的校验比后端更严格。
- 用户在前台页面输入,正常情况下错误信息会由前端给出。
- 如果前端未拦住非法输入,提交给后端了,后端对于Bean Validation类异常,统一返回一个统一的code,msg返回Bean Validation默认语言文件的提示信息。前端收到这个统一的错误code之后,统一提示“参数错误”,忽略msg。msg只给api调用者使用,这里msg的内容是 “userName不能为空”,返回这个错误信息,在这里是合理的。因为api调用者,提交给后台的就是
userName:null
,因此返回 userName不能为空 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