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置排架体系 - DigitalPlatform/dp2 GitHub Wiki
在图书馆的书库内,图书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架的。一般来说,这排架顺序,应当把内容相似、同类的书尽量聚集在一起,便于读者进行开架阅览。 大部分图书馆都是采用分类排架的方式,即对图书按内容进行分类,再按分类号顺序进行排架。
由于图书馆收藏的图书很多,同一类目通常包含很多种图书。为了给同一类目内的各种不同的图书一个明确的子顺序,在构造索书号,也就是完整的图书排架号的时候,要为分类号后面再增加一个同类书区分号。
进入内务后,点击菜单【功能】-【系统维护】-【系统管理窗】-【排架体系】,进入排架体系属性页。
对新部署的系统而言,默认的排架体系为中图法分类号+著者号,具体设置为:索取号形态=类号+区分号;类号=中图法分类号,区分号=Cutter-Sanborn Three-Figure,GCAT;
用户可以根据图书馆实际情况设置需要的排架体系。
dp2系统支持的区分号排架方式有:著者号,种次号,四角号码,石头汤著者号,GCAT,Cutter-Sanborn Three-Figure,以及手动设置区分号。
1. 增加排架体系
在排架体系属性页的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从右键菜单里选择【新增排架体系节点】命令,系统弹出【请指定排架体系特性】对话框,用户在此对排架体系进行定义。
【排架体系名】一栏,需要用户结合具体的排架方式来对体系命名。命名要简单明了,以便让人一看就明白。
【类号类型】一栏,用户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作为排架的类号。dp2系统默认的分类号选项有:中图法、科图法、人大法、石头汤分类法、DDC、UDC、LCC、其他几种选项。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分类号方式。一般
【区分号类型】一栏,用户可以从下拉列表选择需要的方式。dp2系统默认的区分号方式有:著者号,种次号,四角号码,石头汤著者号,GCAT,Cutter-Sanborn Three-Figure,以及手动设置区分号。
【种次号库名】一栏,不需要设置。如果用户采用种次号作为区分号,也不需要另外建立种次号库。每个种次号排架下,用户第一次对册登记时,系统会弹出对话框要求输入系统中当前类号下的最大种次号,以便从该号开始创建种次号。以后在同一排架下遇到相同的类号时,会自动根据已存在的种次号顺次创建。
【索取号形态】一栏,可以下拉选择索取号的组成形态,默认的有两种:索取类号+区分号、馆藏代码+索取类号+区分号。
一套系统可以按照上述方式配置多个排架体系。
2. 增加馆藏地点节点
排架体系定义好之后,还需要把该排架下的馆藏配置进去。
原则上所有已配置的馆藏地点都需要配置排架体系,这样在后面册登记过程中,系统可以给配置到各个馆藏地生成对应的索取号,方便工作人员和读者取书。
如果所有馆藏地都是处于一个排架体系节点下,可以把馆藏地配置为“/*”的形式,这样就不用一个一个地配置,不会疏漏,也更加省事。比如:
总分馆形式下,以总馆权限为某个分馆“海淀小学”配置所有馆藏地的排架时,排架体系下的馆藏地可以设置为“海淀小学/*”,即可表示海淀小学分馆下的所有馆藏。这样后续如果为该分馆增加其他馆藏地时,就不必再另外到排架体系增加馆藏地了。
许多图书馆具有不止一种排架体系,同样一条书目记录下属的各册,可能会放在不同的馆藏地,分属完全不同的排架体系。例如,这一册可能采用中图法作为索取号的类号,而那一册可能采用科图法作为索取号的类号;尤其对于许多具有分馆的以集群方式运行的dp2系统,同一条书目记录下属的各册分属不同的分馆、不同的排架体系的情况就更常见了。
这些复杂的排架情况,都可以通过在系统中将不同馆藏配置在不同的排架体系下面来实现。
在已定义好的排架体系上,单击鼠标右键,从右键菜单选择【新增馆藏地点节点】,系统弹出【请指定馆藏地点】对话框,用户从文本框右侧的下拉列表选择需要的馆藏地。这个下拉列表中的选项是图书馆系统管理员预先在【系统管理窗】-【馆藏地】属性页定义好的(详细操作请参考文档),然后点击【确定】,关闭对话框。最后点击【排架体系】属性页左下角的【保存】按钮,系统保存所创建的排架。
3. 排架体系对册登记时生成索取号的影响
1. 区分号为著者号
册登记时,如果所登记的册记录在区分号为著者号排架下的馆藏地时,系统会根据所设置的著者号码服务器和拼音服务器中的规则来创建著者号(著者号码服务器和拼音服务器URL在内务【帮助】-【参数配置】-【服务器】属性页中配置,默认会配置为数字平台的相关URL)。
我们一般推荐以著者号作为区分号。
2. 区分号为种次号
如果册登记时所登记的馆藏地为种次号排架,每新来“一种”(即一条书目记录),系统会自动增量种次号部分。
同一系统可以存在多个种次号排架。为了让读者能够根据索取号顺利找到需要的图书,不同排架的种次号区间最好不同。种次号区间不在系统中设定,而是由工作人员手动在个人的笔记本上作记录。每次册登记时体统弹出提示框要求输入当前种的最大种次号时,就到自己的工作笔记上去查找一下,然后登记到系统中。dp2系统没有种次号查重功能。
种次号排架下丛书的处理?
丛书一般正规的做法是都登记到一笔书目记录下面,也就是说,在【种册窗】里面,同一笔书目记录下面会有不同卷(或期)的册记录。给册记录创建索取号的时候,所有的册都是一样的索取号。为了避免种次号区号的混淆,丛书最好采用著者号排架。
但特殊情况下,比如图书都是内部出版,作者都是一个,就只能采用种次号排架。如果丛书处于种次号的排架体系下,同一条书目记录下的册记录,种次号部分会是一样的。如果用户想要在索取号里面体现卷期情况,需要手工在索取号尾部添加附加号。附加号软件目前没有自动处理,但允许人工随意添加和修改。同样,如果需要在索取号里面体现版次或者出版时间,也可以手动添加附加号。索取号也可以通过定制方案来添加附加号。
更加特殊的情况,可能存在同一种丛书,因为出版年代拉得很长,导致以前卷期的书目记录与当前出版的相差较大,这时要慎重考虑书目记录的种。必要时候要强行聚集在一起。因为如果书目记录不在一起,那就大大削弱了这些册取同一个种次号的可能。
同时,也要注意不应该把连书目记录都不同的册记录,强行编制同样的种次号。如果特别在意要把同一类图书中同一个作者的(不同图书)放在一起,最好直接用著者号排架,不要用种次号了。
另外一个特殊情况,图书多次重印,如果后面涨价了,分配了不同的 ISBN,依然可以放在同一种书目记录里面处理。010 字段重复就是为了这种情况提供的(书目记录中可以存在多条010字段)。
另外,如果用种次号,请注意不要过度聚集种次号。 就是说,创建书目记录的时候,就基本决定了,哪些册要成为同一“种”。只有同一种的那些册,才可能取同样一个种次号
如果非要索取号聚集在一起,也可以特殊处理的,因为系统里面的索取号是可以手动修改的,人有最大的修改权和决定权。特殊处理,就是把两个不同书目记录下的册记录,强行拉到一起来取一样的索取号,希望它们在书架上排列在一起,便于读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