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简史 - Agile307/agile GitHub Wiki

  • 20世纪30年代 迭代和增量开发方法(IID)开始用于非软件项目。
  • 1957年,增量软件开发方法出现。
  • 1974年,E.A.Edmods发表论文介绍自适应性软件开发。
  • 1975年,Fred Brooks 提出“No Silver Bullet”,出版《人月神话》,相关概念和内容已与敏捷方法极其类似。
  • 1986年,竹内弘高和 野中郁次郎在New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Game文章首次提到将Scrum应用与产品开发。
  • 1989 Tom Gilb 的著作《Principl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Management》一书发表。
  • 1990年9月,William F. Opdyke 和Ralph E. Johnson第一次公开提出重构概念。
  • 1993年,Jeff Sutherland在Easel公司首次将Scrum方法用于软件开发。
  • 1995年,在OOPSLA‘95 会议上,Sutherland和Schwaber共同发表论文介绍Scrum方法。
  • 1997年,Alistair Cockburn提出Crystal系列方法。
  • 1996年,Martin Fowler,Kent Beck,Ward Cunmingham将XP方法引入C3项目,是第一个被正式的XP项目。
  • 1998年,Jeff DeLuca正式提出FDD方法。
  • 1999年 Martin Fowler 著作《Refactoring: Improving the Design of Existing Code》出版,对敏捷开发中的“重构”实践首次进行系统化阐述
  • 1999年,Beck Kent的著作《Embracing Change with Extreme Programming》和《Extreme Programming Explained》出版
  • 2001年2月,由17位软件开发专家起草的敏捷宣言发表,敏捷联盟成立。
  • 2001年,Ken Schwaber和Mike Beedle推出第一本Scrum书籍《Scrum敏捷软件开发》。
  • 2002年,2002年Ken Schwaber 和Mike Cohn共同创办了Scrum联盟。
  • 《 Lean Software Development: An Agile Toolkit 》出版,精益开发方法被业界广泛认知,并完善了敏捷方法。
  • 2005年,英国电信(BT)宣称全面推广敏捷方法,规模达千人,标志着大规模敏捷应用逐渐被接受和认可。
  • 2006年至今,Google、MicroSoft、IBM、Yahoo、Amazon、华为、腾讯等公司在大规模软件开发中开始应用敏捷,掀起敏捷应用热潮。
  • 2006年,ThoughtWorks主办第一届敏捷中国大会,正式在中国推广敏捷方法。
  • 2008年,在Robert C. Martin的倡导下,软件技艺宣言发表
  • 2010年,ScrumBan(The first article on Scrumban)方法发表,综合了Scrum和Kanban。